(一)族谱之重
什么是族谱?这本是个常识性问题,但当今不少50岁以内的人,却已十分陌生。好在近两年来,在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恢复弘扬中,民间利用族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族谱的研究、整理、续修、收藏等,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使人们逐步认识了族谱的本来面目。族谱,又称家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族群人物、家范习俗、风土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昭穆名位的图录。这是确认族谱的重要标志。
中国族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族谱虽有不同的形态,但作为一种民族民众文化文献,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回答“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根据和确证,因而是当今海内外华人“寻根情结”最重要的载体。
实际上,在中国文明史上,族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的族谱,不仅名目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多彩。根据族谱传承、记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结绳谱、口述谱、甲骨谱、青铜谱、石碑谱、书写谱、文印谱等。三千多年来,我国族谱的内容、体例和功能,经历了不断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先秦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具备族谱基本要素的家族世系记载,虽较简单,但形成了族谱的萌芽,可称为族谱的萌生期。而周代的《世本》,则记载了远古黄帝至春秋间各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等,被视为中国族谱的开山之作。汉、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谱牒之名。尤其南北朝,门阀势力极度膨胀,官员升迁,只辨姓氏高下,不考人才优劣,于是“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国家设置谱局和谱牒审查机构,并因此涌现出一批谱学专家,形成了族谱的第一个兴盛期。大唐盛世,族谱进一步发展。唐太宗李世民,专门组织以我高氏先祖高士廉(名俭,封申国公)为首的官员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9等,皇族李氏为一等,高姓和几个外戚为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武则天掌权时,又组织人编《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以打击旧有的士族势力。到了宋代,族谱功能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被视为族谱的转折期。其编修方式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内容更加丰富。体例因以欧阳修编撰的《欧阳氏谱图》、苏洵编撰的《苏氏族谱》为规范,创立新型的“欧苏体”体例,成为后世修谱的基本格局,为族谱的进一步发展、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明、清以及民国时代,族谱大量普及,民间修谱蔚然成风,形成了族谱发展的高峰期。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二帝,特发谕旨,号令广修族谱,由此迎来了族谱的全国大普及。尤以浙、苏、皖、赣、湘等地,家家修、族族修,有的续修二十余次(一般30年一修)。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修谱成为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
但是,近50余年来,作为续修新谱时期,首先只在海峡两岸的台湾、福建等地较为盛行。台湾50年来约新修族谱七千来种。这是因为台湾的2300万人,绝大多数源自大陆,天海隔离,人们便以修谱表达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心愿。福建新谱也有数千种之多,显然是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通的力量所致。其他各省虽间有续修,大多是少数人的地下活动。这就导致了本文开头所说的当今大多数50岁以内的人,连族谱是什么都觉陌生的局面。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展续谱活动了!改革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族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急待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特别珍贵的遗产。仅以明清以来各地编撰的族谱来看,不仅内容丰富,价值不凡,而且具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功能。一部好的族谱,大致都有以下内容:(1)慎定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有的或加编修时间或冠续修次数等。(2)精写谱序:谱序一般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前修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请名人撰贈的,如韩愈、朱熹、文天祥、解缙、周叙等都曾为我澧州高氏故里皈仙高氏族谱写序。(3)明列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4)选刊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性忠直”,“忠悬日月”等。(5)录载恩荣: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当今的新谱则将宗亲的重要任命书、荣誉证、重要文凭、职称证书等予以录载。(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8)祠堂纪述: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名号、生卒年月、科第职绩、妻室子女、坟茔葬地等,是族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谱志的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10)人物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义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俊才大儒等的主要事迹。(11)族产登记:家族公有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12)契约录存: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13)祖茔坟地: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14)艺文专栏: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15)字派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派行辈分的用字语。(16)领谱字号:族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的可存放祠堂。各房领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记录在案,严加保管,择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可见,族谱的特点非常突出的:它具有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其价值也很明显:不仅可供寻根问祖,增强海内外华人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具有以下价值:首先是文物价值。存世的中国族谱不少属于文献珍本,如北魏高允为渤海高姓所写的《世宝录》,经唐朝虞世南、韩愈,宋代司马光等续写后,作为皈仙高氏的世宝录传下来,至今一千多年,十分珍贵。有些明代版族谱,为名人批校本或钞本,文、史价值相当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列为善本的635种族谱(实际上还远远超过此数字),均属国家级的文物。其次是资料价值。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生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数量可观的族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如对称雄一世的宋代高家将的研究,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即源于江南各省市高姓族谱。再次,族谱具有教化功能。族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其中固然有不少封建思想,但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族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具有无可非议的积极作用。族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团结发挥过巨大的凝聚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最后是寻根价值。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族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上海图书馆族谱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为寻根问祖来查询族谱的读者。当他们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形容。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族谱寻根问祖,实在是连结海内外华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一种无形而无可抗拒的强大力量!
因此,我等于此疾呼“族谱之重”,当然是希望我高氏后裔俊秀,要以热情和毅力,并按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标准,不断续修新的族谱家乘,使我族血脉永传永兴。
(二)四修之艰
“上尊祖宗,下垂血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历来都是“国修史记,邑撰方志,族续谱传”而得以永续永传,成为全球极少数不曾中断过历史的文明之邦的。因此,每逢清明鼎盛之时,大修史志,广续族谱,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正以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的大国面目展现于世界舞台的新形势下,十分重视各民族种姓氏族谱牃家乘的收集、整理、编纂工作。 2001年2月7日,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个通知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逐步兴起续修族谱的热潮。到2004年止,澧县先后已有十多个姓氏续修了族谱。这引起了澧州高氏很多有识之士的特别重视,殷切期望广大澧州高姓后裔积极行动起来,续修自己的族谱。
但是,由于近八十年来的兵燹战乱、天灾人祸,存世的高氏老谱已经很难找到。很多祈望了解我澧州高氏“根从何来,源在何方”的高姓传人,甚至于数十年来留心搜求,也未能一睹老谱芳容,续谱之事更无从谈起。2003年秋天,一直生活、工作于澧州城的高家荣、高家协、高守泉、高永业等族贤,深感于寻谱、续谱的紧迫和重要,反复磋商议定:要利用一切机会,搜求老谱;要联络所有熟识和不熟识的高姓传人,完成续修族谱这一具有“兴族报国”意义的重要任务。
从此,各自分头行动。经过多方联系,跑遍了澧县大部分乡镇、委托了数个十高姓集聚地的朋友。直到2005年年末,才在高鹏程、高家协的艰辛努力下,找到一套完整的澧州高氏族谱。这是澧县洞市乡陆家桥村高永宏及其父、祖几代人精心保护收藏的一套共二十二卷(本)、三千八百多面,基本无虫蚀破损的澧州高氏1928年三修《高氏族谱》。幸喜之际,高家荣当即表态,复印数套,以备续谱之据;高鹏程满怀信心,牵头倡议、承诺领修;高守泉、高家协则积极筹划组织,担负起主修的具体工作。
2005年12月21日,一封以一直生活工作在澧州城的澧州高氏六位宗亲为发起人的告全体澧州高氏传人的续谱倡议书发出,并开通了“澧州高氏网站”,开始四修谱的筹备。2006年3月13日,在诸多宗亲的积极响应支持下,澧州高氏第四次续修族谱的采丁队伍和办公室分别组建成立,同时发布《致澧州高氏族裔的公开信》,正式启动了续修工作。同年4月18日,澧州高氏第四次族谱续修办公室在石门县城召开首次会议,到会的十多位宗亲,听取了前期工作过程、进展的汇报,认真讨论决定了“四修谱牃的内容安排”、“丁民采登的具体办法”、“财务收支的基本原则”等五大方面的问题。时任中共石门县委副书记的高德知到会并讲话。他充分肯定前段工作,同时要求:各房各支宗亲,要按续修办提出的“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不向普通农民和困难群体搞摊派”的原则,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真诚奉献,力求修成一部能起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弘扬敬祖尊宗传统美德、增强族亲凝聚力、服务子孙后代的高质量、高水平族谱。这个意见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了整个续修工作的开展。
2006年7月17日,石门县宗亲在县城再次接待续修碰头会议。此次碰头会议总结了三个月来的经验,部署了此后的目标任务。进入实质性丁民采集、登记的过程中,高鹏程则分别于 2006年11月18日和2007年10月6日,主持召开重要会议,逐个解决续修工作中出现的“采丁不全面”、“谱编标准低”、“筹资不到位”等具体问题。特别是他还第一个带头慷慨解囊,捐资五万元,以解续修中的燃眉之急。平时,每隔一个月左右,他都要详细听取续修进展的具体情况,确实负起了领修的责任。
高守泉、高家协,为了进一步弄清澧州高氏的源流问题,在认真研究老谱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全国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世界高姓宗亲联谊会及山东、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的广泛联系,先后二次赴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寻根,为澧州高氏血源故里的确定和澧州高氏在全国高姓中血缘链接的问题,进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研究。
以高永平、守波、德均、永胜、守枝、德宝、永朗、守恒、永南、秋平、永元、守福、启仲、绍嵩、鹏飞、家言、守进、家万、守军、守章、守洪、名山、显同、道发等人为主力军的近30名采丁人员,不辞艰辛,跋山涉水,跑遍了九澧大地九县、市(区)的澧州高氏后裔聚居地,甚至远及周边的公安、松滋、沙市、鹤峰、武陵、桃源、鼎城、汉寿、南县、沅江、岳阳等地,进行外迁族支追踪调查和丁民采录。很多人常常不顾饥渴劳累,不怕冷嘲热讽,只为寻宗联族而奔波。到2007年12底,已采录现有丁民2万多名;找到了三修时即久已失去联谊的升房几十个后裔支系。而70高龄的高子惠,不顾体弱多病和酷暑严寒等多种困难,坚持丁民登核和谱志撰写;高守波则在完成上千丁民采登之后,克服远离家庭、吃住条件简陋的困难,投入谱志整理和编校。高守先则以不减的热情,担负起联络、后勤等事务。
在高鹏程积极主动慷慨捐资的带动下,有高家培、高家荣、高家其、高德知、高德清、高家乐、高云安(广州)、高守泉、高家协、高守先等30多位族贤,于2007年12月底前,自愿捐助资金近二十万元,保证了四修谱初稿的顺利编纂。
为了进一步加强宗亲凝聚力,激发人们的兴族联谊热情,2008年春节来临之前,四修办克服人力、物力匮乏等困难,将澧州高氏四修谱启动以来的工作状况、新谱编撰框架特色、族氏文化资料研究的初步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疑难、需征集的意见要求等,编印成一本约12万字的澧州高氏专辑——《血脉情缘》,广泛散发,赢得了各阶层宗亲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四个月之后,不仅在查漏补遗上有了重大突破,一举找到了徙居鼎城周家店、韩公渡、武陵丹洲、桃源芭茅州等地的升房后裔和慈利江垭镇的常房后裔一万多人,而且收集了近百条建议、意见。在高鹏程再次追加捐资五万元(总额达十万元)的带动下,湖南省著名民营企业家高云安(运达)亦捐资五万元、临澧党校校长高金平和民营企业家老板高家瑞夫妇;安乡县人民医院高家乐院长等多人,亦慷慨解囊,捐助重资,有力的保证了四修谱的完善和印制。
为了减轻广大宗亲的负担,四修办坚持不普遍征收丁名费的原则,坚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节俭办事。”三年来,四五名专修人员,不计个人报酬、节省一切开支。以子惠前辈为榜样,坚持在自家办公;且主修、主编、撰稿、外调、采丁、募捐、寻宗、联谊等数项职责一肩挑。以兴族奉献为己任,服务子孙为兴志,为修成一部够标准水平的新谱而不辞辛劳,得到了不少知情者的好评。
正是在一大批老少高姓传人的努力下,澧州高氏四修谱在2008年金秋时节,全部完成。所有怀着及早实现隆重颁谱愿望的澧州高氏九世子孙,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三)新谱之新
澧州高氏,是指奉“敕授进士,宦游慈利,落业澧城”的唐南平王高崇文第23代孙高迁为徙澧始祖;星散棋布于古澧州所辖的今澧县、津市、安乡、石门、临澧、慈利、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枝等九县、市(区),并由此外迁到澧水流域近邻的鼎城、桃源、龙阳(今汉寿县)、沅江、石首、公安、淞滋、鹤峰、沙市(今荆州市),甚至远及益阳、长沙、郴州、衡阳和两广、陕西、山西、重庆、四川等地;以“渤海堂”为堂号;拜澧阳城玉林街高氏祠堂为总宗祠的高姓传人。
1928年的三修澧州《高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皈仙里高氏出身的高迁公,任慈利知县致仕后,住幨澧阳城珍珠街,嫡传至第三代,有高丰、高鼎、高泰、高颐、高升、高常六公,分为六房。此后,六房后裔,房复分房,支更生支,六门林立,南北杂处,继继承承,兴旺繁衍。至数百年来,成为澧沅流域的高姓望族。
清朝道光壬午年(1822)左右,“老六房”的鼎房国楷公,与铄公、凤公联合同族,着手创修墨谱。但由于各处间遭兵燹,递年时遇旱涝,而有志未果。清同治丙寅(1866)春,有泰房的绍仁、绍咏等公,倡议六门连谱。在鼎房春亭、鹏飞等诸公的合力下,以所得龙、桃二邑老谱为基础,经不惮其难的经年努力,汇纂百余册,终使澧州高氏一修谱刊刻成功。50年后的民国丁巳(1917)年,泰房吟亭公倡作领袖,联合泰房菊友公、鼎房祖国(金樵氏)公,在高家塌(今澧澹乡夾堤村)设局,纂续二修谱。将竣成篇时,“倏被回禄”,一把火烧得诸公及高姓子孙“抱憾良多”!致使二修谱毁于付梓之时。民国戊辰(1928)年,幸有族公常丞、菊友、为质等,奋然起敬宗收族之热忱,设局於鼎祖罗坪(今码头铺桐子岗)支祠。一为之倡,百为之和,修成了可“树亿万年祖宗子孙长享勿替之基”的澧州高氏三修谱!
自1822年创修墨谱起的澧州高氏先贤们,根据当时搜集到的史料史证,在三修谱中,简明扼要的叙述了澧州高氏源自姜太公11世孙高傒,50传至唐宪宗时代的南平王高崇文,再23传至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皈仙里的高迁。大约元末明初之际,高迁公 “宦游慈利,落业澧城”,成为徙居澧州高氏的始祖。递传至今,又已有27代之多。当今的澧州高氏传人,广布于大江南北,乃至于海外环宇。真可谓血脉幽悠,源远流长,族兴人望。因此,澧州高氏族谱的第四次续修,完全按三修谱“老六房”所列的各个支系,按谱追寻,力求不错不漏。以求修成一部尽可能完善的高氏新谱志。现在捧献给各位宗亲的四修谱,不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想,而且充分利用现代条件,搜求新的史料史证,形成了以下的特色:
1、增加了《高氏宗源·姜吕世次图表》,可资明证我族上源炎帝神农氏,下肇太公姜(吕)尚。1928年的澧州高氏三修谱,虽以《高氏历代源流派衍图》和《高氏源流始末总章》等文,说明了我族的渊源起始和得姓以来的繁衍概况,但缺失了血脉宗源世次的传递详图,致使我族在中华高姓通谱(全国高姓世次)链的链接上,出现了不确定因素。四修办根据皈仙里寻根获得的史料,并参校了北京、上海、湖南等图书馆、档案馆大量史志资料后,增加了《高氏宗源·姜吕世次图表》,这样,就把从我族得姓始祖高傒起,上溯至炎帝的37代世次增补起来,让人一目了然于起自炎帝神农氏的五千年血脉文明在当今天下高姓后裔身上流传的真实轨迹。
2、完善了《高氏历代源流派衍图表》。澧州高氏三修谱原不载唐太宗所封申国公高俭(字士廉)之弟、被房玄龄举为礼部侍郎的高冯派下的一个支族,四修谱则依据皈仙里高氏世次,补列《孝基派下直宋宣仁圣烈太皇太后的派衍图表》。如此,不仅可准确载明我族与唐后五季(五代十国)之荆南(南平)国主(皇帝)高从诲、高保融、高继冲的血缘关系,就是当今史学界越来越重视的宋代大将高琼、人称“女中尧舜”的宋元佑朝垂帘听政的高太后等人,与我族的血缘关系,也得到了准确的记载。
3、理顺了《南平高氏世系图表》。我们现在看澧州高氏三修谱原载的《南平高氏世系》,可以看出基本上是从《唐吉州皈仙里高氏支派分徙总图》中摘抄的。但是,或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或当时根本未能见到原版的《皈仙里高氏支派分徙总图》,所以三修谱的《南平高氏世系》,不能说明以南平王高崇文为始祖,再23传至从皈仙里徙居澧州的高氏始祖高迁公的血源世次。更明确地说,三修谱的《南平高氏世系》,只不过把从高崇文23传至高迁公的每一个世次中,不分直系旁系和嫡传关系的同宗祖人物,录载了下来。这样,虽然这些人物所处的世次没错,但是,却弄不清连续的两个世次中人,到底是父子关系还是叔侄关系;也不知道同一世次中的两个以上的人,究竟是亲兄弟还是堂(从)兄弟关系。这种“模糊亲缘”关系,所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使后代无法确认自己的嫡系宗祖。比如说,澧州高氏认定皈仙里高氏是我族的先祖,但从高崇文下传至第五代,开创皈仙里高氏故里的是吉州判官亿霞和潭州长史亿云兄弟,没看到《分徙总图》前,根本不知道高迁公到底是亿霞还是亿云的嫡系后裔,也就无从知道澧州高氏从高崇文下传至第五代的直系先祖到底是亿霞还是亿云。为此,四修谱以皈仙里高氏谱为依据,理顺了各世次的昭穆亲疏,形成了《南平高氏皈仙里支派分徙澧州世系图表》解决了“模糊亲缘”造成的不便和困难。
4、抄录了皈仙里高氏《世宝录》。四修办皈仙里寻根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就是获得了皈仙高氏《世宝录》。这个《世宝录》又名《氏族志》,它起自周齐高子38世孙、北魏中书令允(字伯恭),续于南平王高崇文的属甥韩愈,再续于宋平章事臣司马光。同时内附了明、清时代的多道敕封诰命等文献,具有重要的史学、文学价值,也是高姓氏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特予抄录,以飨诸宗亲。
5、撰写了历代族贤小传。按照当今各姓族谱的惯例,澧州高氏四修谱,在撰写自高崇文以下的历代重要族贤小传的同时,特别注重了对当今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各学科学术上确有造诣者、各类发明创造者、思想品德高尚者、亲民为民的社会精英等人士的宣传介绍,以求弘扬我族忠厚传家,贤哲递生的“渤海遗风”,激励我族后裔学为楷模,造就出更多报效国家和民族的能人名人、功臣贤哲,甚至栋梁伟人。当今的这些族贤,虽不能与历史上的那些天之骄子、大智大勇的高姓伟人比肩,但他们生命的基因中,留有高姓伟人的遗泽,是高姓族群兴旺传承的重要一链,也是后人可资纪念的一页。
6、增列了髙迁至当今各支系澧州高姓人的“世系表”,方便每一个人追根寻源。四修谱的所有入谱者,一册在手,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顺这个“世系表”查阅,即可上追到澧州高氏始祖髙迁;再接《南平高氏皈仙里支派分徙澧州世系图》继续上查,即可找出自家父亲至唐代高崇文为止的各位先祖。高崇文的生卒为(746-809)年,因此,1200年来的历代先祖之名历历在目。如果再接着《高氏历代宗源流派衍图》继续查阅,高崇文以上至得姓始祖高傒止的历代先祖的名字也是载诸史册的。高傒是春秋齐国世臣,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等作乱,杀齐襄公自立,高傒等用计诛除乱党,并拥立公子小白为齐桓公。因功封地敬仲,故人们又以“敬仲”尊称高傒,自号“白兔先生”。高傒生卒的具体年限虽不确,但高傒葬于齐国都城北十三公里的淄河西岸的地方,如今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敬仲镇白兔村。高傒墓曰“白兔丘”,1977年12月23日,山东省公布为省属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以公元前686年算起,则2680余年间的各房高姓先祖的名字及其史实,也是可以查到的。这对于大部分对三代以前祖宗事无从知道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方便。况且,有兴趣的人,还可从高傒往上追溯《高氏宗源·姜吕世系图》。澧州高氏四修谱引用的皈仙高氏谱志中,高傒往上37代的世次(此世次基本准确),除六个以“0”代替的未知待考名字外,其他世次和名字也是有史可查的。也就是说,大约待全国乃至世界高姓通谱(金谱)修成后(现“中国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世界高姓宗亲联谊会”正在着手进行此项工程),四修谱中列名的澧州高氏传人及此后的后裔,都可确知自己是炎帝以降和下传的哪一代子孙。这大约是以炎黄子孙为骄傲的中国人的最大自豪!
7、新辟了《族氏文苑》选辑了古今族贤的诗文。三修谱原不置艺文栏,也不录载我族儒贤诗文,使人难窥澧州高氏文脉之盛、文运之远。四修谱特从《全唐诗》中精选出11名高姓诗人的70多首诗,特别是出身于渤海高、实为澧州高氏先祖的高崇文、高騈、高适、高璩等人的堪称名人佳作的诗作,凸显出高姓人的英武本色和为国捐躯的忠勇精神。从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由澧州高氏先祖高尚志撰写、现为上海图书馆珍藏的孤本古籍《澧纪》中,抄录的澧州高氏古族贤高鹏的十多首诗作,再现了这位明代扬州、通州、霸州知州忧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而数位当今宗亲的诗文,则直接记录了澧州高姓传人的聪明才智。捧读这些诗文,应当会激发我族后裔子弟奋发向上的血脉情怀!
(四)不尽之憾
澧州高氏四修谱虽已完成,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由于我等能力、水平所限,留下的遗漏、遗憾,需要后续者充实、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因此,我等仅以上对列祖列宗的虔诚,下对子孙抱愧的无奈,将不尽之憾分述如次:
首先就“全”的方面看,按最初的测算,现有澧州高氏丁民,至少应在4万以上。但现入谱名录将近3万。不少支系内的一些宗亲,近50年来云散海内外,久不通音讯,无法联系上;另有不少人虽有信息,或因流寓外地、或出外打工经商而一时未能登录;更有极少数视是否入谱于无所谓、不愿申报基本情况者。因此,预计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未能入谱。四修谱的付梓,肯定将会造成不少宗亲长久的愧疚,也会使不少子孙后裔遗恨绵绵。四修办只能再一次吁请所有宗亲,为上不屈没祖宗、下不冤辱后裔传人,应利用新谱颁发的时机,紧急行动,查漏补遗,备待再版时增补,或寄希望于实施第五次续修时改正。
其次,就“充实’的角度看,显然按传统的族谱内容及《澧州高氏续修族谱办公室第二次奉告函》的要求,搜集、整理和录用的材料,特别是氏族古迹、碑墓、文物、传记等方面的文字、照片等,还是较为单薄的。澧州高氏作为澧水流域的一大旺族,曾有过的辉煌,未能全面挖掘整理;当今的不少名流精英或奇人异事,也多有不载!这个缺遗,只能留给后贤有志者了。
第三是寻宗有据,但收族不果。澧州高氏三修谱,原不载老六房中的升房支系一个丁民。只是指明已“遷武陵雁门黎儿叉”等地。通过遍访古武陵、龙阳的高姓人,方知武陵雁门黎儿叉,其实就是紧邻津市渡口镇的今鼎城区周家店一带。那里聚居和由此外迁到今武陵区丹洲乡等地的数千名高姓后裔,就是升房支系的主体。只是因为此支宗亲于1922年左右有过单独修谱的动议,1925 年,他们独自草修了以高升下传第二代成公为支系祖的新谱。但到1927年,澧州高氏三修谱时,升房支系或因刚获新谱,或因力量不济,没能参与澧州高氏三修谱的整体续修。到了1946年,武陵韩公渡高氏续谱,被邀联宗、合派同续。于是武陵雁门黎儿叉高氏便溶入了韩公渡高氏。现在还有健在的老人知道当时的澧州南、北高有过所谓“卖祖宗牌位”之争的不愉快。但他们的谱志中,特录了一组《升房成公一支原序四则》,明确指明他们是髙迁宦慈徙澧、三传升公,升公再传至成公的后裔。他们的十七世孙承锐伯发氏所写的一篇序中还说:“然吾因之有感已溯本支之谱,修之于壬戌(1922)岁,比时囿于成见,未能旁搜远绍,竟将吾升公同迁澧州之兄弟丰、鼎、泰、颐、常之世系,付诸夏五郭公之例,又不能于日祸敉平之,趁此联宗合谱之时,群策群力,将五公子孙,采访无遗,蔚成大观,以补吾支旧谱之失。惟期后之孝子贤孙,继述有人,探本寻源,求其苗裔,联为一体。”
他们1999年的八修谱也保留了这些序。现在的周家店高姓人也承认自己本属澧州高氏,四修谱付印之前,找到此支宗亲,他们极愿回归合谱,但因时间紧迫,只好暂作无奈放弃,待后再作处理。慈利县江垭镇高姓一支的情况也相似。而临澧佘石桥高氏自古口传“先祖是慈利知县,属渤海堂”。1928年澧州三修《高氏族谱》则载:“始祖实属常房所出,由九溪卫至安福佘市桥”,明显地说明余市桥高姓是澧州高氏后裔,但尽管我们派员联系,在网上沟通,仍未形成归宗一统意见。三处近一万多人归宗收族未果,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第四是四修办诸位耿耿于怀的最大遗憾,当属无力修正已发现的二大矛盾和错误。其一是徙澧始祖高迁公由吴入澧的时间,其二是高迁公下传至高堂的世次。
对于第一个问题,三修谱主要有三说:一说也是主流说,定高迁元末明初入澧,担任慈利县知县,致仕后落业澧州城,住幨珍珠街。由此子孙繁衍,三代时即六房并立,成为九澧旺族;二说认为早在宋嘉定年间,高迁宦慈居澧。龙潭寺禁碑序和多篇谱序均持此说,但不为三修谱的世系图所采用。大约此说与《直隶澧州志》记载的高迁再传的高桂芳、高文龙、高文凤于明洪武18——21(1385—1388)年,连连科场得意,三年中一家兄弟三人得中三举人一进士,及此后的多名高姓士子,在澧州《选举志》中的记载时间相违,所以不用。第三说是高迁公明、清之交入澧。此说只是少数支系墨谱序的说法,很容易辨别是错的。或者是确有少数同宗在明清之交时,投宗来澧,形成某支系之祖,而写序者误认为是整个澧州高的入澧时间。对于第二个问题,高迁下传到高堂的世次亦有二说:一说,也是三修谱世系志的实际记载,为高迁下传第七代裔孙有高堂。高堂是明代澧州大儒、高鹏之父、也是澧州高姓人名录入载正史和《中国古代人名大辞典》中仅有的二人;第二说是几篇老谱序均认为高迁十传有裔孙高堂。
对于这两个问题,四修办一开始就发现了。之所以二赴江西吉水寻根,也想找到依据,予以修正。惜现已搜到的材料,无从实施这种修正。于是决定依据三修谱的主流意见续修四修谱,既不改变高迁元末明初宦慈入澧,再七传至高堂的世系。
四修谱稿正在打印校改时,澧县一中赵绪清校长花重资,将一部珍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孤本方志《澧纪》复印回来,并慷慨的借予四修办研究。《澧纪》是澧州高氏传人高尚志撰、其兄高坚续、其侄高远编、其子高博订、刻印于明万历40年(1612)的澧州历史上的第二部方志。当时的中宪大夫、湖广提督、通省学校副使、姑苏人王在晋为之写序,极赞为“高氏纪成,试一抽扬而品隲之,抉剔有条,敷陈有体,节缩有要,详而不秽,顾而不乱,事或史乘有所不收,文或典謩有所未载,而博闻疆志,蒐罗编辑,以备一方典故之遗,为昭代弘文宣化之助。得是纪而存之,遮几礼失而求野之意乎”。1985年,湖南省方志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在《湖南地方志提要》一文中指出:“传世仅一,藏上海图书馆”的《澧纪》,“为明刻楚湘诸志上品”,是一部“开湖南私家撰修方志先河”的重要方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高尚志的祖父就是高堂,亲叔父是高鹏。写《澧纪》的时候,离高堂、高鹏去世并不远。因此,高尚志在《澧纪》中的记述,应当是可信的。《澧纪》明确指出:“高迁,宋嘉定戊辰(1208)年任慈利尉,渤海人,进士,唐南平武威王崇文裔,秩满居澧佘市镇”。《澧纪》又在《高鹏传》里记为:“高鹏,字云翼,澧州人,其先出汉渤海太守洪,唐南平威武王崇文裔也。宋嘉定间,有进士迁尉慈利,吏事有声,秩满遂家于澧,十传至堂。”这样,三修谱的两二个矛盾和问题,《澧纪》都有明确的结论,那就是:高迁是宋嘉定年间宦慈入澧的,而高迁下传到高堂为第十传。四百年前《澧纪》的记述,比三修谱和《直隶澧州志》早了三百年以上。按史学界的原则,依最早的史料作依据,那么,四修谱当然需要、也应该对三修谱进行甄别修正了。
但是,四修谱并没有作这个甄别修正。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宋嘉定戊辰年(1208)至明洪武18—21年(1385—1388),中间有177 年的间隔,在无法否定高桂芳是高迁再传之子的情况下,怎能轻易将高迁入澧时间修正呢?第二,虽然《澧纪》明确指出,高堂是高迁十传的裔孙,而三修谱的世系则定为七传。在找不到错漏的三个世次的位置和三代人名及其基本情况的条件下,虽可以“O”代替缺失的世次,但这个“O”应放在哪个位置,才既不污辱先祖,又不紊乱昭穆之序呢?惶惶之下,我等只得仅依三修世系图,暂不作甄别修正,而期待着假以时日,找到更多更充分的佐证,能合理解决三修谱中已摆明的矛盾之后,再作处理。也可留待将来的后贤续修出一部更加科学可信、更高水准的新谱。这不是偷懒、图简单,实在是一种无奈,更是我等不尽之憾中的最大遗憾!于此,仅虔诚祈祷诸先祖神灵,饶恕我等的不敬,更愧请各宗亲,体谅我辈尽力后的无能。
此外,至于文字甚至谱志上的错误,当在致歉的同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再次敬请原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