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图库 | 登记 | FTP | 起名 | QQ | 论坛 | 
 · 姓氏渊源 · 姓氏族谱 · 高氏文化 · 研究会 · 名人传记 · 姓氏特征 · 高氏企业 · 大事记 · 论坛 

浅谈湖南高姓

发布时间:2008/6/23 20:56:07 被阅览数: 22408 次 来源: 澧州高氏网

  湖南高姓,见于史料最早的是在唐朝。唐朝时,唐宰相士廉公之长子、太宗女东阳公主驸马高履行被武则天贬至湖南永州任刺史。五代时季兴公割据与湖南西北部接址的湖北江陵一带,建荆南国,历时五十七年。自此,高姓子孙在湖南繁衍传播。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金元时期战火纷纷。抗战中,人员死伤严重,形成了地宽人少的局面。北宋灭亡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蜂涌南渡,形成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移民潮。移民潮中有高姓人。
  常德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元至正十六年(1356)红巾军陈友亮攻占,后又被吴王朱元璋消灭。1364年朱元璋派徐达领重兵入湘。十年间,‘戎马不息’,人民死亡逃散,十室九空,土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明王朝建立以后,从江西募徙大量农民来湘垦殖。1366年,朱元璋调兵1000余人驻守,利用卫所驻军屯田,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1375置常德卫,屯兵5630名。”从江西募徙的农民中有不少的高姓人。
  再就是因官宦来湘,致仕后定居湖南;或因沾亲带故、投亲靠友而移居三湘大地。
  从湖南高氏各地族谱的记载来看,外地迁来的三十一支高姓人中,属宋朝年间迁居湖南的是岳阳黄道山高氏,华容砂山高氏、湘阴文星桥高氏、益阳宁湖高氏、蓝山南平泗头高氏等五支。元明时期,迁居湖南的二十四支、清朝两支。这中间没有见到唐朝时进入湖南的高氏后裔,也许是联宗合族,他们融入了后来的人数较多的高姓人群之中。
  这三十一支从外省迁居湖南的高姓人中除常德狮子冈高氏来自安徽全椒、衡阳湘潭高氏来自安徽凤阳、益阳宁湖高氏来自扬州、桃源盘塘桥高氏来自湖北麻城、石门白羊山高氏来自湖北蒲圻、宁乡高氏是始祖李孟宗公“元至正间以孝廉宦湘,明洪武初诏求胜国遗贤,公以先朝旧宦不复仕进,易李姓高”外、均来自江西。来自江西的高姓人中,绝大部分来自皈仙里,属南平王崇文公的后代。
清道光十五年秋,赐进士壮元及第,钦点翰林院修撰,加一级通家眷弟刘绎所写的《南平高氏重修族谱首叙》讲得很清楚。原文是:
  溯姓氏之所由来也,尚矣高之旧谱:高子孙蹊,为齐相,以王父字为姓也。数传而至子羔,讳柴,孔子弟子。流传而至东魏,名欢者,为大丞相上柱国,封渤海郡王,以渤海郡王为一世祖。故由一世追述,而至十三世,中书侍郎平章事相国郡公子,讳崇文者,见於宪宗朝。以功平蜀,封南平王,复进太尉,谥忠武。今之所以重修谱牒者,皆依旧谱,由北而南,而以南平王崇文为一世祖。南平王曾孙亿霞、亿云。霞为吉州判官,云为潭州都督。霞以家之吉水仁寿之乡,卜筑於皈仙而居焉。其后支分派衍,迁徙繁矣。乃徐徐而至十六世,讳正夫,以解元登庆元二年童子科第,召试宝慈宫。子藏中始而迁居嘉林,继徙车田,卢陵大湾、大都皆由嘉林之仁义巷而发迹焉。再传至十八世,讳耆年者,年九十有三,於大宋宝佑乙卯间,携二子清之、胜之,由安成嘉林,迁徙卢陵大湾。查胜之公分支荷塘、黄桐等处;清之公迁於新溪,今湖广衡、永、郴阳,常德、澧州、辰、沅、长沙等郡,以及贵州镇远、广东连州、广西兴安、安福扶田、峡江、梅源、长岭等派要,皆由新溪而迁徙焉。追溯高氏苗裔,由宋肇基以来,迄今五百七十有馀年矣。其间子孙繁衍支派,登文献者亦不寡。余恭属通家,略悉大概,敢附於诸先哲君子之途,存诸简端,令高氏之子孙知其源之所自云。
  湖南现有高姓人及其大概的情况是
  一、澧州高氏。始祖裕先公,讳迁。是崇文公的23世孙。世次是:1崇文——2承简——3骈——4昂——5亿霞——6玟——7彩——8延赞——9宝圭——10会——11伯儒——12公矩——13经——14应期——15宽仁——16正夫——17茂中——18耆年——19清之——20念——21三二郎——22前通——23裕先(即徙澧始祖高迁)。
  高迁。本为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皈仙里人。元末明初随其镇守长沙府的指挥使兄高啟先入湖南。先居郴阳,又迁祁阳(今祁东,祁阳一带),因凿塘桃水治民流疾有功,敕授进士,擢为澧州慈利县知县。致仕后,落业澧城珍珠街,成为澧州高氏始祖。
  迁公生三子。长子桂芳,次子文龙,三子文凤。文龙、文凤嗣无记。桂芳公生六子:高丰、高鼎、高泰、高颐、高升、高常。这六个儿子,形成澧州高氏的老六大房。各房后裔,主要是分居湘鄂边界、陕西、四川等省。较为群居的是澧水、沅水流域的各个区、县、市。
  1927年祖居常德县周家店,丹洲一带的升房人单独续谱。1928年,祖居澧州的澧县、石门、津市、安乡、临澧;湖北鹤峰、公安等地的丰、鼎、泰、颐、常五房合续。1998年,升房人与常德县韩公渡南平王崇文公二十六世孙,高元公后裔,港二口南平王崇文公二十六世孙高玺公后裔,尧天坪南平王崇文公二十六世孙高希鲁公后裔,桃源南平王崇文公二十六世孙高亨公后裔,四支联宗合谱。改原韩公渡高姓人的金镜堂,港二口高姓人的诗窖堂,桃源高姓人的共城堂等堂号,统称为澧州高氏的渤海堂。并合修了联宗派语。对照如下:


高迁(裕先)   
桂芳(文龙、凤嗣无记)   
3 丰 鼎 泰 颐 升 常   
4 伟 宗 信 僖 联宗派语  琼 成 希鲁 亨
 玺 澧松 仙阳 聪    
5 宾 廷 金 琼   天 震 峰     亮    
6 居 居 居 居   启 济 珉     鸾    
7 清 清 清 清   应 必 可     荣龙虎    
8 文 文 文 文   永 名 相     柏    
9 必 必 必 必    世 腾     宝    
10 一 一 一 一 余 尚 尚 杨 国    奇    
11 其 其 其 其 男 宗学者 大 尚 正 先 太 仁 榜  銮   
12 国 国 国 国 述 文 启 宏 天 业 国 正 遴 应   
13 士 士 士 士 祖 万 应 文 心 于 正 之 科 正   
14 承 承 承 承 忠 代 之 列 大 兹 盛 士 宏 嘉   
15 启 启 启 启 厚 光 登 承 邦 有 邦 恩 辉 维   
16 正 正 尚 尚 传 家 远 正 振 丕 贤 红 尚 登   
17 大 大 绍 绍 家 道 树 光 宗 承 士 大 绍    
18 先 先 先 先 来 来 纪 武 德 世 广 永 先 宗   
19 祖 祖 祖 祖 用 用 丕 丰 开 泽 膜 昌 祖 祖   
20 德 德 德 德 先 先 承 宗 隆 深 业 明 德 德   
21 永 永 永 永 裕 裕 先 明 绪 裕 启 儒 永 永   
22 守 守 守 守 维 维 绪 传 继 善 绍 守 守 守   
23 家 家 家 家 善 善 式 世 述 恩 兴 家 家    
24 道 道 道 道 恩 恩 恩 德 恩 恩 天 道 道    
25 昌 昌 昌 昌 崇 崇 崇 崇 崇 崇 卷 昌 昌    
26 经 经 经 经 体体 体 体 体 体 体 经 经 经    
27 学 学 学 学 怀怀 怀 怀 怀 怀 怀 学 学 学    
28 明 明 明 明 载      明 明 明    
29 章 章 章 章 理      章 章 章    
30 显 显 显 显 达      显 显 显    
31 华华 华 华 华 之      华 华 华    
32 胄 胄 胄 胄 其      胄 胄 胄    
33 本 本 本 本 弘      本 本 本    
34 贤 贤 贤 贤 能      贤 贤 贤    
35 良 良 良 良 则      良 良 良    
36 继 继 继 继 治      继 继 继    
37 述 述 述 述 基      述 述 述    
38 从 从 从 从 骏      从 从 从    
39 安 安 安 安 声      安 安 安    
40 吉 吉 吉 吉 振      吉 吉 吉    
41 开 开 开 开 起      开 开 开    
42 源 源 源 源 功      源 源 源    
43 肇 肇 肇 肇 建      肇 肇 肇    
44 澧 澧 澧 澧 征      澧 澧 澧    
45 阳 阳 阳 阳 休      阳 阳 阳    
46 全 全 全 全 永      全 全 全    
47 修 修 修 修 远      修 修 修    
48 同 同 同 同 续      同 同 同    
49 立 立 立 立 序      立 立 立    
50 定 定 定 定       定 定 定    
51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52 发 发 发 发       发 发 发    
53 迪 迪 迪 迪       迪 迪 迪    
54 前 前 前 前       前 前 前    
55 光 光 光 光       光 光 光    
56 孝 孝 孝 孝       孝 孝 孝    
57 友 友 友 友       友 友 友    
58 昭 昭 昭 昭       昭 昭 昭    
59 雍 雍 雍 雍       雍 雍 雍    
60 穆 穆 穆 穆       穆 穆 穆    
61 仁仁 仁 仁 仁       仁 仁 仁    
62 慈 慈 慈 慈       慈 慈 慈    
63 锡 锡 锡 锡       锡 锡 锡    
64 福 福 福 福       福 福 福    
65 祥 祥 祥 祥       祥 祥 祥    
66 千 千 千 千       千 千 千    
67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68 垂 垂 垂 垂       垂 垂 垂    
69 统 统 统 统       统 统 统    
70
绪 绪 绪 绪       绪 绪 绪    
71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72 古 古 古 古       古 古 古    
73 振 振 振 振       振 振 振    
74 纲 纲 纲 纲       纲 纲 纲    
75 常 常 常 常       常 常 常  
  慈利县江垭镇,有高姓数千余人。按1928年澧州高氏老谱记载,他们是常房14世孙,高嘉印(口传为嘉荣)之后裔。谱载:“嘉印、妣卓;生子二:维纪、维伦”。“维纪、妣卓”“维伦、妣李,生子二:登临、朝”他们口传:“先祖来自江西吉水大栗树土地”。澧州高氏老谱记载:“查阅谱图,由南昌府唐时移居吉安吉水大栗树土地”。之说,特别是他们所用派语:“祖德,永守家道”,正是和澧州高氏所用派语如同一辙。此支高姓人,应视为澧州高氏常房人的后裔。
澧州高氏各房原在梦溪、罗坪等处修有分支祠堂,在澧州城内玉林街修有总祠。总祠联是:渤海七王振家声,南平九相司神位。
  据2008年上半年的调查统计,澧州高氏现已传26代,入谱丁名已有5万之众。专门从事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的高路加教授,为《澧州高氏家谱》撰序说:“崇文公南征北讨,逝于今江西吉水皈仙,后裔广布贑、皖、湘、鄂。一支迁至今湖南澧州,繁衍拓殖,今成巍然之大族焉。”
  二、临澧佘石桥高氏 临澧原称安福。佘石桥今称佘市桥。此支高氏根据其口传:“先祖是慈利知县,属渤海堂”,及1928年的澧州《高氏族谱》所载“始祖实属常房所出,由九溪卫至安福佘石桥”。这支人就是澧州高氏老六房中的“常房”人。
但佘市桥的高氏,数年前,已在道水河畔的殷家溪建立了本支祠堂。自立了本支派语。现已有数千余人。派语是:系原州县光,志以文为良。大上汝楚正,启上士洪相。日监云仍敬,缉熙玉树芳。纯和怡一本,克孝发千祥。河洛支分远,天门鼎立长。白沙承继续,笃厚显思皇。
  三、长沙乔口高氏  始迁祖子政公,明洪武初。由江南因任湖南粮道迁湘开基于长沙县新焕乡乔口。至1948年,已传22代,约27000人。宗祠设仁德乡白沙围。
  四、浏阳高氏  始迁祖源华公,明初自江西迁往浏阳,后人分布于炉前、枨冲。
  五、湘阴文星桥高氏   始祖德胜公,是南平王崇文公十二世孙。宋末自江西吉水古籍安福县,十七传至日鸾迁湘阴。
  六、湘阴城南高氏   始迁祖万宝公,明季自江西安福迁湘阴县城南门。
  七、湘阴高明乡塘冲高氏   元至正末年由江西吉水县徙湘阴县高明乡塘冲,族人分布于塘冲屋、里塘湾、枫嘴头等处。至1948年,有一千余人。
  八、湘阴凤山高氏   明洪武间自江西庐陵徙湘阴县高明乡凤山。至1948年,共200余人。
  九、平江思村高氏   始迁祖宏珞公,清康熙三十年(1691)自豫章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一千余人。
  十、桃源畲田高氏   始迁祖载明公,明永乐二年(1404)由吉水迁桃源东畲田之土地坡。至1948年,已传20代,全族人口约400余人,分布于陬市、木塘及常德等地。宗祠在畲田坪,支祠在土地坡。族谱创修于1918年。
  十一、桃源灵岩高氏    先世明永乐时由江西迁桃源县北灵岩之李柳冈。至1948年,人口约500余人,分布在本乡及九溪等地。宗祠在杨柳冈。
  十二、益阳澄泉湾高氏   始迁祖辛公,字宗喾,行三,元泰定二年(1325)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徙居湖南宁邑十都横塘冲,因地狭人稠,元至正间再徙益阳十一里之城山口。族谱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乾隆三十六年(1771)续修,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修,同治三年(1864)四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修,1936年六修,时有男丁5813人,女口3053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宗祠于澄泉湾。派语:仁义礼知信,良崇友大贤,立学安邦国,光明耀祖先,文章宏盛世,德业广新田,忠孝伦惟振,修齐道克宣,佐朝敷教泽,守典绍家传,元恺储遴选,芳声纪万年。
  十三、桃江赤塘高氏  始迁祖胜二公,明永乐五年(1404)由江西溧水迁赤塘马桥庙开垦荒地,落居于此。
  十四、安化驿头铺高氏    始迁祖阗公,明嘉靖年间由江西安福迁驿头铺。
  十五、新化高氏  始祖億霞公,是南平王崇文公五世孙。明时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清化乡六十九都梅溪团忠孝里。后裔曰江、曰亭、曰虎三公于明正统年间由江西随军迁湘,开基于新化县城厢镇塔田上渡村白沙溪、永固乡、永安乡、亲睦乡等处。至1948年,已传19代,共2000余人。宗祠设于亲睦乡。族谱一修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道光十五年(1835)二修,光绪三十年(1904)三修,1938年四修,1993年五修。派语:祖光书香第,宗德耀名邦,乐利永悠远,贤亲世泽昌。续修派语:祖光书香第,宗德正家声,敦伦恒裕后,建业续前辉,承先尚孔孟,育子重培根,自强天行健,平实定成金。
  十六、蓝山南平乡泗头高氏   始迁祖玄公,宋时由江西避乱来蓝山。至1931年,凡70户,男190人,女192人,共382人。
  十七、宁乡高氏  始祖李孟宗公,讳辛申,号清湘,系出陇西。隶籍豫章。元至正间以孝廉宦湘,明洪武初诏求胜国遗贤,公以先朝旧宦不复仕进,易李姓高,始居攸县,旋徙岳麓大石潭,二派支分六房:连、远、通、达、迴、尧。迴、尧二房无传,余四房隶籍沩宁。清嘉庆五年(1800)建宗祠于邑治东城。族谱始修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道光二年(1822)续修,同治二年(1863)三修,光绪十八年(1892)四修,1926年五修。派语:可以能邦立,光名耀汝先,诗书开甲弟,忠孝启英贤,继绍材储懋,昭垂泽裕延,广文新景运,济美纪修年。
  十八、华容三岔河高氏  始迁祖汝安公,名清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宁乡一都朱良桥徙南县中鱼口,1918年转徙华容三岔河,开荒建业。人丁分布三岔河、新河、集成等地。派语:可以能邦立,光明耀汝先,诗书开甲第,忠孝启英贤。实际上,华容三岔河高氏,就是宁乡高氏的分支.
十九、长沙江干坪高氏  始祖文贤公,元至正十三年(1335)由江苏杨州府泰州之凤凰山避乱迁江西沪溪,十八年(1358)因陈友谅乱,又徙吉安府安福县进贤门外黄婆街。文贤公弟伏庆奉拔为长沙百户,落屯善化县大江之大托铺,兄弟相继迁湘。文贤公开基于旧善化县一都,即长沙龙潭乡江干坪。至1949年,已传20余代,近2000人。总祠设江干坪。
  二十、浏阳高氏  先世十郎公,元元贞间居福建宁化石壁千家围,子百一郎改业为商,迁居广东揭阳黄寨石坑。后裔又徙惠州府河源县大尺洞二合祠,后维俊公,生世福、世禄、世兴,分迁江西袁州万载,仕朋公迁浏邑西乡,后复迁醴邑东乡。百二郎以下俊臣公之子建国、敬臣公之子齿一、子才,并明海、云朝、启秀公之子孙,清康熙间分迁于万载、宜春及浏阳、新昌等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同治七年(1868)纂有族谱。
  二十一、武冈塘田团高氏  始迁祖行简公,明洪武二年(1369)自顺天徙武冈,居塘田市花园里。
  二十二、华容砂山高氏  始祖善清公,宋绍兴二年(1132)奉诏守岳州,任知府,见洞庭湖区土地肥沃宽广,遂举家从江西迁岳州殷家铺东,居六代。宋嘉熙间转迁华容砂山拍马迎官(现钱粮湖一带)。子孙分三房:四甲、六甲、八甲,聚居终南砂山一带。原派:正大承宗继,任从彝以行,克守一元志,其家兆世昌,光培铭泰相,恢芳锡沛荣。续派:烈著鉴清本,熙先钟泽新。
  二十三、汉寿高氏。按其1946年谱记载:始迁祖六郎公。是南平王崇文公21世孙。元末明初之际,由江西吉水、永丰边界,迁居汉寿。生四子:高元、高亨、高利、高贞。元生三子:高启、高成、高琼,迁居桃源。亨公生三子:必达、必道、必通。分别为罗坪、金牛、小江之祖,利公生必遴、必选,分别为玉下、倒流之祖。贞公生二子,长子必选公为陌阡之祖,次子迁安化县泥滩溪无记。这支人民国时期很旺。1946年,所续《高氏族谱》由当时省主席何建题写谱名。1998年他们又续了谱,有50多卷,派语是:光前在道德,绍绪以文章,忠厚家声远,诗书世泽长。入谱的丁名有二万多人。
  但在桃源,常德县的1927年、1998年的谱中,六郎公,即本嵩公。是南平王崇文公25世孙。本嵩公生四子:“高元、高亨、高利、高贞”。元公之子:高启、高琼,高成。 这样,名字相同,所生儿子一样,孙子也一样,应视为同一个人。但是,两相比较,前后四代之差。按照历史上的事,成书越早越准的基本原则,应该认定桃源,常德老谱所载的六郎公,即本嵩公是南平王崇文公的25世孙为宜。
  二十四、衡阳、湘潭高氏  始祖贤公,原籍安徽凤阳,元末赴长沙任指挥使,弃官退仕,率家人移居湘乡。长子荣受、次子荣清又适居衡阳,少子荣宗迁居湘潭。
  二十五、石门沿市白羊山高氏  明末清初自湖北蒲圻迁石门。
  二十六、益阳宁湖高氏  始祖伏子公,北宋时自扬州迁长沙南城善化县东窑港西塘湾。其六世孙应祖由善化再迁益阳十九里泞湖嘴。1935年五修支谱。
  二十七、常德高氏  始迁祖允公,明永乐元年(1403)自安徽全椒县迁常德东关外新碑巷狮子冈。1929年纂有族谱,堂号是全镜堂。
  二十八、桃源盘塘桥高氏   始迁祖兴隆公,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由湖北麻城,官常德卫,落业于桃源境内。越五世至应先迁居盘塘桥。至1948年,已传至25代,全族人口约2400余人,分布于常德、鹤峰、衡州等县。宗祠于清雍十年(1732)创建,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建于盘塘桥 北阜。族谱创修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1931年续修。
  2006年5月,他们进行了五修族谱。此次有桑植骞家坡、桥自湾、鼎城高冲、金鸡冲、临澧烽火;湖北鹤峰;热市粟坪、星德山;恩施芭蕉、宣恩水田坝、耳子厂;永顺伴湖;龙山洗浴牌楼,城西门垅;溪东坪、南坪岗;慈利柳盘溪、凌津滩等二十余支归宗入谱,丁名已达17000余人。
派语是:原派:兴正友再应,志仲荣迁继,尚世维明登。定派:大邦振宗德,先绪永宏施;仁以延安祚,嘉祥佑远枝。续派:立国本孝友,传家礼与诗。新派:贤才宗科教,真诚导行思
高宏标在2006年清明为其五修撰序说:“盘塘之高姓始祖只知兴隆公,知其从湖北麻城迁此,兴隆公之前,便无史籍可寻。”
  原澧县乡企局长高永贵是桃源盘塘高氏后裔,曾说:“小时候随祖父来澧县拜祭过澧州高氏的祠堂。”由此看来,不排除盘塘桥高氏与澧州高氏的亲缘关系。
  二十九、  醴陵洪源冲高氏  清康熙末年。自浏阳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共231人。
  三十、邵阳石桥铺高氏  始迁祖原七郎,明洪武初始居邵阳城东石桥铺。
  三十一、  岳阳黄道山高氏  始迁祖善濂公,两宋之际湘阴迁岳阳黄道山西麓。清咸丰十年(1860)、1937年纂有族谱。
  三十二、南县荷花嘴高氏  始迁祖继鹏公,明万历时由华容沙山迁南县荷花嘴乡荷花嘴村。
  三十三、宜章花鼓岭高氏  始迁祖具马公,元至顺时以茶陵太守著籍宜章县城内。
  三十四、蓝山南平乡高得聪高氏  始迁祖得聪公,由大泉村务农而来。至1931年,凡18户,男49人,女48人,共97人。
  三十五、新田谭家山高氏  始迁祖永昇公,清康熙年间由祁阳县迁新田县中和镇谭家山村。至1948年,已传9代,共75人。
  三十六、溆浦柳溪高氏   始迁祖佑元公,原籍沅陵,明时徙溆浦柳溪。 
  三十七、泸溪高氏  清康熙时官于泸溪,因吴三桂乱,遂定居泸溪西北高家头。
  三十八、溆浦沙坪高氏   始迁祖思贤公,明末自沅陵徙溆浦县沙坪。
  三十九、  麻阳麻伊高氏   始迁祖廷二公,平苗后居麻阳麻伊,长房迁芷江便水、西凉溪等处;二房居柑子园,后移栗田和贵州、凤凰等处;三房居四方园,后移居麻阳东门外;四房居坡上园,后移儒林坪、马南。后裔分布兰里、和平溪、吕家坪、锦和、郭公坪等乡镇。老派:子胜廷仲朝上登,尚必宗兴万代明,忠贤传周世,祥开自远扬,德厚钟俊彥,功伟定佳邦。续派:仁孝昌景运,光前裕后昆,诗书绵世泽,礼乐振家声,谦让增福寿,千秋播芳名。
  湖南高姓的谱牒。湖南高姓已发现有39支续了族谱,这些谱牒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书;是高姓家族的生命史。不仅记录高姓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高姓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训、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目的都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兴族报国。
  湖南的族谱一般是以江西族谱为依据,于清朝、民国年间所修。族谱修得早,修得及时的是新化高氏和益阳澄泉湾高氏。新化高氏他们一修于1795年,二修于1835年,三修于1904年,四修于1938年,五修于1993年。这中间相隔最久的是60年,相隔最近的是34年,平均每47年修一次谱。澄泉湾高氏,一修于1693年,二修于1771年,三修于1819年,四修于1864年,五修于1905年,六修于1936年。这是湖南高氏谱牒中发现修得最早的。而且已有六修,是修谱次数最多的。这中间修谱相隔时间最长的是78年,最短的是31年,平均每40年修一次谱。
  湖南高氏的祠堂。湖南高氏祠堂是高姓家族活动的场所,是族里的共有财产。祠堂内供奉有始祖考、妣及先贤牌位。一般祠堂还另有公产。比如:田、地、山林、房屋、水面、牲畜、现金等。课租收入,现金利息,都是祠堂的经济收入。公产的收入用于祠堂维修,族氏活动,平时接待,清明会餐、族与族之间的往来、贫困接济、资助求学等。祠堂公产一年公布一次帐目,帐目的管理有由族亲民主选举,也有各房公推,轮流执政的。祠堂的守护,由族长指派专人,负责平时的清洁卫生,来客接待,设施的管理。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族里都要在祠堂举行祭祀活动。以缅怀先祖功德,宣传族规家训,弘扬家族美德。特别是清明节这一天,祠堂会安排一餐宴席,即称“吃清明会”。参加祭祀的老老少少都是男性宗亲,大家相聚在祠堂里,待主持祭祀活动的族长宣布活动结束后,大家便入席,先发一张稻草浆浇成的粗纸,把最好的菜打包,准备带给没有来吃“清明会”的女人们。再就是自己美美地吃上一顿。席间,互致浓浓的族亲族情贺语。
  湖南高氏的祠堂一般始建于清朝年间。建于明朝的为数不多。建祠较早的是澧州高氏玉林街总祠。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地址一直是在澧阳城的玉林街。直至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才被完全撤毁。《高氏族谱》中,有清同治五年公立的《祠堂碑记》和清乾隆七年买下地基屋宇扩建祠堂的一份地契及扩建后的《玉林街祠堂图说》两文纪其实。
  到现在,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位于湖南中部的宁乡县沩山乡的《高氏宗祠》。
  该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土砖青瓦,木质结构,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坐东朝西,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9.13平方米。由正殿、厢房、五福堂三大部分组成。
  1995年,高氏后裔成立了高氏联谊总管会。高正平任会长。1995年,1998年,在县文物部门的指导下,高氏后裔对祠堂进行了整修。后来,在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宗亲大会和举行传统的祠堂祭祀活动。
  祠堂雄伟壮观,庄正肃穆,是湖南唯一保存完好的高氏宗祠。2005年4月5日,宁乡县人民政府,宁政发[2005]4号文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近的建祠在桃源县就有二处。
  一处是桃源县盘塘桥的高氏后裔“于2006年2月,在五修族谱即将告竣之际,理事会应族众之请,为颁谱有庆典之处,祭祖有容膝之地,重修宗祠。”该地原有高氏宗祠,是清朝中期所建。上世纪70年代,因建学校之需而拆掉,祠址建了乡政府大院。
  新祠位于盘塘桥北之朝湾后山。盘塘山水,唯此处最奇。远望,祠址东接梁山、真武,南临沅水、灵应,北连太浮、六合,西望观阁、五雷。近观,前有蛇拱、鹰鼻,层层护卫。东西两溪,大小长峪,四流汇集,婉婉迥还。朝湾后山,其脉自太浮山龙口峪而出,经六合垭翻身作势,宛若游龙,时而滚滚腾跃,时而潜底过峡,至朝湾伏结。登祠堂之高,四周形胜,尽收眼底。但见山环水绕,紫气腾升;众山朝拱,气象万千。如此天造吉地,祠居其中,仰可观山,俯可听泉,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唯我先祖,积善成德,宜享其隆。新祠占地一亩有余,规模宏大。主体建筑,砖混结构,一百八十余平方米。外墙瓷砖贴面,琉璃瓦结顶,作仿古装点。正门上方,“高氏宗祠”四个铜质大字,熠熠生辉;顶部安署二龙戏珠图腾,栩栩如生;两侧“敦宗”、“睦族”,敬祖爱族之意,尽在其中。祠内主位,供奉高氏列祖列宗,以享四时祭祀,祖德宗功,更获显彰。祠内两侧,设功德碑十数块,用以铭记为修谱、建祠而竭诚捐助者芳名,使之垂光后世,福泽绵长。
  二处是桃源县芭茅洲高氏后裔,于2008年3月在钟家铺乡陈家界村修建的《高氏宗祠》。该祠座落在背靠青山,前有溪流的锣鼓岗。这里是常德市的桃源县和张家界市的慈利县的接界处。有风景如画的黄石水库,有常年不断的热水溪流,有天然奇观的溶洞群。与武陵风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毗邻,长张高速公路横穿此地。该村八个组近千人,大部分姓高,周围四个组几乎户户姓高。祠堂当面四级,后横三间,侧横两间;外有象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长城图案,内有灵位和祭台,壮观肃穆。这是该地宗亲的第二次建祠。第一次建祠是在清咸丰年间,祠址在芭茅州。据近80岁的当地宗亲高宗友回忆说:祠堂占地面积很大。祠堂外檐挑角,室内画柱,门前一对石狮,很庄严,很气魄。1958年,修筑黄石水库,祠址成了淹没区。这次,他们怀着缅怀前贤、寻祖尊先的虔诚和续启高氏族脉,激励后世的热忱,从兴族报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点出发,倾心奉献,为地方文化建设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湖南高姓人中,现在也有修纪念碑的。桃源盘塘桥高氏,2005年元月2日,就举行了一个揭碑仪式。这个碑就叫“高氏祖先纪念碑”。该碑址位于应先公墓右上侧,山水环抱,绿野平畴,萃虎形山之灵气,润西流桥之古风。碑高6.66米,底宽1.1米。他们说是“为吾族一至四代祖,建立纪念碑。”揭碑仪式那天,盘塘桥的小集镇上,人山人海,10多辆大客车满载着胸载白花,庄严肃穆,去参加揭碑仪式的男女老幼。会上还表彰了本族公推的四个“好媳妇”。把创建和谐社会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湖南高姓的习俗。湖南的高姓人,除了有湖南人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清明、端午、中秋、过年等一般的习俗外,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是庙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九日至六月十一日,是不少地方高姓集会的日子,他们要请人“打教”;抬着老菩萨,嫩菩萨十里八乡的走村串户。这菩萨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如来佛祖,而是高氏的先祖高骈。他们请戏班子唱戏,耍龙灯,舞狮子,开展各式各样的民间文艺,体育活动。因为六月十一日,是高骈的生日。
  高骈,唐末大将,字千里。生于唐宪宗元和十年乙未五月十一日午时。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世代为禁军将领。曾统兵御党项及吐蕃,又镇安南(今越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物资运输。后移镇西川,在任上刑罚严酷,他筑成都府砖城,加强防御。又在境上驻扎重兵,迫南诏修好,几年内蜀地较安。僖宗乾符五年(878),徙荆南(今湖北江陵)。朝廷任其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滩盐铁转运使。次年,又迁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仍充都统、盐铁使以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军和主管江淮财赋。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自广州(今属广东)北趋江淮,高骈坐守扬州,保存实力,不发一兵。起义军入西京长安时,朝廷再三征高骈“赴难”,他欲兼并两浙,割据一方,遂逗留不行,中和二年(882),朝迁罢免其职。光启三年(887),部将毕师铎奉命出屯高邮,联合诸将,返攻扬州,城陷,高骈被囚,公元887年五月初八日已时被杀害。
  他敢于违抗朝廷,对农民起义军不发兵镇压,是对封建王朝的蔑视,是对农民起义军的支持。虽被朝廷定位叛军,遭人杀害。但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是高大的。所以,后裔们永远怀念他,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祭祀他。
  二是求签问卦。求签问卦是民间习俗,是占卦的其中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卦,求签方式由于不同的传统因素,不同的地方,求签方式各有不同。以前,不少的高氏宗祠,习惯供上先祖骈公的画像。每逢遇上了不如人意的事,或好事即将来临之前,或有疾病缠身之际。他们都要沐手敬香求签问卦。有老人回忆说,求签问卦的过程中,要有平静的心灵,先给先祖叩头。接下来的作法是:①介绍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生辰八字等基本情况;②第一次丢牌问卦,是要确定佛菩萨是否愿意让你求签;③晃动签筒,等待最先掉出来的签条;④第二次丢牌问卦,是要确定那是菩萨要给你的预示。求签问卦的内容很丰富。有问子嗣、婚姻、功名、疾病、六甲、失物、求财、出行、官司等等。签上的文字三言四句、四言四句,五言四句各不相同。文词比较简洁。比如问“子嗣”的签条中,就有:“夫妻虔诚祷。宜男合气中。先花然后子。作福答苍穹”的五言四句。“求财”的签条中,就有“结伴求财,同心为本,随行交易,万利自来”的四言四句。也有“左拿鞋,右拿鞋;忙一年,还是鞋”的三言四句。但这种求签问卦的习俗随着宗祠的撤毁,时代的进步,湖南的高姓人,也基本没有人这样做了。
  三是舞板凳灯。每年的正月初六日,是他们舞板凳灯的日子。相传,高骈在战争之中,一次有一座城久攻不下,转眼已将近年关。他便想出了一个计谋。他发动大小三军,做起灯来。这种灯用丁字形的木板合成,形似板凳。灯做好后,要武士们佯装农民百姓模样在城外耍弄。城里的人见了很觉稀奇,逐渐引起了守城官兵的兴趣。除夕夜,干脆城门大开,请玩灯的进城去耍。进城后武士们边耍灯,边拨开里面暗藏的武器,里应外合,把城攻破了。正月初六,是高骈犒赏三军,欢庆攻城告捷的纪念日。多年来,桃源县黄石水库一带的宗亲们,用这些形式,纪念本族先人,传布高氏文化,活跃传统的节日气氛,为创建和谐社会,争做贡献。
  四是同姓不通婚。湖南高姓人最爱说的是“水流千里有源,族传万代是亲”。一般来说,只要同是高姓人,无论近亲远亲,都视为一家人,就免谈通婚之事。因此,湖南境内,高姓人之间通婚的极少。
  湖南高姓名人。辑入《中国名人大词典》中的有高姓名人378人。与湖南高姓扯上关系的是高履行、高堂、高鹏、高应先、高胤先,高连升。这中间,应先与胤先,应该是同一个人。实际上是5个人。这5个人当中,高堂、高鹏父子两人都是澧州高氏人。
  高履行。唐朝,唐宰相高士廉之长子,太宗东阳公主附马。袭爵为申国公。高宗文徽元年(650)任户部尚书,检校太子詹事,太常卿。显庆元年(656)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吏。因表兄长孙无忌遭受武则天党徒许敬宗诬陷、打击而受牵连,降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后又改任湖南永州刺史。为政清廉,政绩突出,深得人心,故于任上。
  高堂。明天顺5年(1461)乙丑科举人、辰溪县训导高金的嫡孙,字升之。据《直隶澧州志》记载,高堂这人,生得“丰采魁梧”,很有学问,是现今澧州志有传的明代澧州儒林六大宿儒之一。“平生师法古人,所与游皆长者”,以执教儒学为业,是当时的华阳王府家塾和澧州文正书院有名的教授。高堂公品行端方,时人以“侠肝义胆”颂之。
  据载,高堂年轻时,曾经以自己的礼义之举,挽救过一个陷于破裂边缘的家庭:他一次路过涔阳村寓宿,一名少妇,或爱堂才貌,或厌自家贫寒,或视丈夫不满,心生离异之心。竟提出要跟高堂私奔。高堂一听,先以礼仪之理明确拒绝;继以道德之绳诱教作人之德;再以巧妙之法,喊来其夫,“燃灯煮茗”,高谈阔论。看似与其夫海侃,实则语震妇心。当然,高堂则是利用这种海侃,对这一对夫妇在婚姻家庭中各自埋下的隐患,进行了巧妙的剖析,但又没有对谁,特别是那少妇造成任何伤害。澧州志评价说:“俟天明归,卒不言姓名,其厚默若此。”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品行端方之人的起码道德所致,那么,他对“明代澧籍五尚书”之一的刘瑞,即“刘文肃遭珰瑾构祸,避居澧中”时大胆无畏的救助,则是他“侠肝义胆”的最好体现。
  刘瑞,谥文肃,祖籍四川内江,父名时斅,曾官山东佥事,以廉惠称。去职后应华阳王府教授李吉安之邀,寓澧执教,生瑞。瑞少进州学,聪慧异常,举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庶吉士,授职检讨。1510年后,明廷大宦官刘瑾专权用事,首先是剥夺刘瑞的言事权,逼他称病;继诬他“朝堂结党”,削俸禄,遣出京城;再接着,又以所谓错荐雍泰罪连坐,罚没刘瑞仅存的粮米输塞上充军用,至贫不能还乡。明正德中(1513年左右),刘瑞依靠从母子李充嗣的救助,才千辛万苦地回到澧州。
  但是,这样一个朝廷要犯,即使回到澧州,穷困潦倒不用说,头上那九族连坐的政治罪名,又有谁愿意接近他,帮助他呢?因此刘瑞归澧有日,仍是居无室,食无餐,流浪街头,无以为计。高堂知道了这一情况,毅然地把刘请回自家。冒着州县官吏不时盘查的麻烦,甚至稍有不慎就会落个杀头之祸的危险,首先帮着安排衣食;接着又四处游说,企图给谋求一个职业,解决生计问题。可是,谁也没这个胆子愿意接受这位“才高八斗,冤比海深”的当朝要犯,因为那个被举国上下讽为“一个猪(朱)皇帝,一个牛(刘)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的“牛皇帝和站皇帝”,即大宦官刘瑾的耳目,随时都可能叫接近、帮助刘瑞的人家破人亡。
  无奈之下,高堂只好把自己家族的子弟组织起来,交给刘瑞,让其“始倡正学,命子侄执经从之”。就是说,为了刘瑞谋个执教的职位,高堂命令子侄们老老实实的拜刘为师,从刘学习正统的儒学学业。这可是一个震动政坛的举动啊!但高堂认为,你刘瑾再牛,我倡正学,奈我何?用人一技之长,他刘瑞罪再大,现只是以正学育人,欲奈瑞何?
  好在几年以后,朝廷的政局发生了变化,刘瑾被诛。在高堂的支持下,刘瑞得以正式担任澧州文正书院的教席。刘瑞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贵品格,吸引了众多士子负笈从学,造就了后入祀扬州名宦祠的澧籍名臣高鹏等一批人才。年仅32岁的南通知州高鹏死后,刘瑞为这位学生写的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君行之道,而位不显于朝廊,有廷式之行,而禄不逮于后昆。为乡善士,为国梁臣。”可以说也是瑞自己一生奉行不逾的准则。刘瑞在文正书院执教的同时,还兼职澧州的道溪书院,为道溪书院写过一记,惜今已难觅。
  刘瑞回澧执教近十年时,朝廷的政局进一步变化。先是他得以昭雪复职;继授以副使督学浙江;再则召为南京太仆少卿。嘉靖2年(1523),又迁礼部右侍郎,终于重列朝班,位居重臣。此时的刘瑞,年近六十,本可以不显山不露水的过自己的日子。但他此时此地,一想起自己最困难之时,得到高堂这样正直之人的帮助,仍铮铮建言的忠骨不改。不仅针对世宗帝治灾治政治国的失误,联合同朝官员,“条上六事,且言斋醮无益且妨政,织造多费且病民”,建言新帝革弊;而且在重大的朝议中,常以耿直忠谏,疏以数千言,深深影响政争的走向。他觉得非如此不足以回报高堂一类的正人君子,也深得明世宗欣赏。很快他被擢为礼部尚书。
  嘉靖4年(1525),刘瑞回省澧州,特来拜谢所有仗义救助过他的澧州士民。却不幸逝于澧州。高堂即以自己对刘瑞的了解,代为起草了向朝廷的讣奏。世宗帝览必,“默然良久”,随即草书一道“特建忠清祠,配享范文正公,令子孙永奉祠祀”的诏书,飞马快递澧州。并谥之为“文肃”。从此,澧州城西北隅,紧邻文正书院的西墙外,一座肃穆壮观的“忠清祠”雄峙了200多年,成为澧州士子修身养道的崇仰之地。现在,忠清祠虽没了,但高堂与刘瑞这两个代表着侠肝义胆的正直儒士和直言忠诤之臣的名字,却没被历史的尘埃淹没!高堂的事迹不仅为正史“忠义”类所载,而且为“中国古代名人大辞典”列名介绍。                           
  高鹏,高堂的长子。字云翼,正德辛未(1511)科进士。累知通州(今江苏南通市)、霸州(今河北霸县)、扬州(今江苏扬州市)。33岁时,赴四川公务,顺道请假归省澧州,不幸因病卒于家中。
  高鹏少时,由于受三代书香之家的熏陶,接受了其父高堂的严教,再加上师从“明代澧籍五尚书”之一的刘瑞倡导的“正学”(经邦治国的儒学),因而显现出特别的聪颖、贤孝和忠贞。据澧州历史上的五修志书,即曾官曲阜知县、云南昆阳知州的潘相编撰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澧志举要》记载:
  入仕之前,高鹏即“性最孝,每受堂杖鞑,不稍忤。一日,跪厅事州守熊,过之不敢起,必得父命乃执宾主礼,守熊叹服,以为曾闵。幼娉周伟女,及笄而瘓,鹏已中举,固请娶之,相敬终身。”这里,用今天的观点看,我们且不说他对于父亲的杖责不予反抗,也不说他跪以受罚时,即使州守熊大人到来了,未得父命,仍不敢起来接待贵客的行为如何,单就他高中举人之后,对于原定的未婚妻得了严重的瘫痪症,还自己坚持把一瘫女娶回来,相敬终身这一行为举动,总可以说是一种是对爱情坚贞不渝;对人,特别是对弱者负责任的人性美德的最好体现。《直隶澧州志》还说,对于这宗婚姻,高鹏的岳父“伟辞”过,但高鹏则“执不可,竟委禽焉,终身相敬。”这表明,对于男女婚配中的巨大反差,高鹏不仅仅是“于心不忍”的良心使然,而是执着的责任心的坦露!是真正的大丈夫之举!
  高鹏对于政事、国事,《澧志举要》的记载则是:“成进士,授南通州知州,革弊政。奏罢扬州坍江料。调霸州,以中贵渔食畿辅近地,上章极论,触珰怒,文致诏狱,台省雪其冤,降云南安宁同知……巡抚李宗器,尝荐鹏为人和粹,而遇事敢为。”
  这意思是说,高鹏担任南通知州时,大胆的革除了各种弊政,大兴廉政之风;而一到扬州、坍江,就狠狠的惩罚了一批以粮调为首的贪官污吏;调任霸州后,更把惩治腐败之剑刺向了朝廷内廷正受皇帝宠幸的宦官(中贵人)渔肉百姓的黑手,终于触怒权党,被权党们以舞文弄墨之法(文致)诬陷进监狱,也在所不惜。只是因为巡抚李宗等一些人的器重,吁请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台省)中的正直朝臣,为其辨诬雪冤,才得以贬谪云南安宁去当了个同知。
  大约权党们“文致”的折磨、摧残相当严重,导致了高鹏的英年早逝。真叫后人阅此而扼腕!他的老师刘瑞非常痛惜这位高徒,曾写了这样一段祭文:“有君行之道,而位不显于朝廊,有廷式之行,而禄不逮于后昆。为乡善士,为国梁臣。”是对高鹏短暂而光辉的的一生非常恰当、准确的总结。他任职过的扬州的仕宦军民,把他的牌位请进了扬州名宦祠,世代朝拜。澧州人更把他供奉进乡贤祠祭祀。对于这件事,清人黄宜中(字揆一,号衡斋,湖南湘乡人,乾隆七年进士,曾任安乡教谕、澧州学正),在他乾隆十二年(1747)编撰的澧州四修志书《澧州志林》中评价说:一些地方的“……人物传,多载祀乡贤、名宦,及立生祠、见某志等语,其实徵信者甚少,若高鹏,差不愧不诬耳。”这可理解为人们对于高鹏的纪念,是实在的,也是合适和无愧的!因为:一位品德高尚、遇事敢为、廉能茂著的地方官员,是值得士民们爱戴和尊敬的!千百年的中国历史中,老百姓总是期盼着清官和好官,一旦有一个官员做了一些符合老百姓心愿的事,当然会永远受到尊敬与崇拜的!
  高胤先。与应先应为同一个人。明朝,宜章人。字世德,成化进士。授行人。奉使朝鲜,餽 遣 一无所受。擢御史。巡抚大同。多所娓白,曾刘瑾擅柄,以病告回。谨败,累诏起复,官至四川参政。
  高连升,清朝时,湖南宁乡人,字果臣。清军湘军将领,平定太平天国,累官至甘肃提督,同治八年,跟随左宗棠平定陕甘回变时(1869年)因部队里哥老会兵变,高连升遇;卒谥永烈,赠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此外,湖南的高姓名人还有:
  广积余庆,善德传家的高迁。高迁,字裕先。原籍江西省吉安府(今吉安市)吉水县。元末明初,敕授进士,并擢澧州慈利县知县。致仕(退休)后,落业澧州城珍珠街。
  高迁的胞兄高启先,曾担任指挥使,镇守长沙府,全家寓居湖南。所以高迁任职慈利前,曽经由郴阳(元朝所置县,明改郴县,即今郴州市)迁居祁地(今祁阳县、祁东县一带)某山村。为了方便村民饮水,他自费凿挖了一口池塘。非常有幸的是,他所凿挖的池塘之水,不仅清甜可口,而且具有药用功能。某年,祁地爆发了一种流行病(瘟疫),致人卧床不起,饮食难进,生命有碍。但是,凡饮用高迁池塘之水的人,皆安然无恙。高迁反复试验,都屡试不爽,他非常高兴!觉得这是天赋自己救民之责。于是,他动员全家人肩挑背驼,把塘水送到四乡八村,解救乡亲们的沉疴。
但是,一种流行病的出现,靠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力量解救,显得太渺小了。高迁经过反复思索,即不顾跋山涉水的劳顿,跑到县城,连夜击鼓闯衙,要求面见县太爷。不想衙役们急忙把高迁轰了出来。一打听,原来是那位祁邑县君李公,也早已瘟疫缠身,病卧床上50余天,生命垂危了。大小衙役们手忙脚乱,生怕又一个上访户来干扰添乱。高迁明白之后,又以治病救人之理,反复求见。这一说,衙役们更不愿放他进去了。因为县君李公之疾病,早经州县多少名医调治,用了多少偏方妙丹,均一无效果,谁信你这猴急火燎的山民也能治病?无奈之下,心急如焚的高迁,只好乘人不备,冒险攀墙入室,并得到一个唐姓同乡小吏的帮助,才得以见到县太爷。
  久病中的县太爷,听了高迁的一番表述,虽半信半疑,但还是当着大小衙役人等说:如果你的池塘之水,能治得好我这病,我自会满足你救人心切的愿望;如果你有丝毫乘此灾难,蛊惑人心之嫌,即请大刑伺候。于是,高迁亲手用带来的池水,连夜为县太爷煎了一碗茶,伺候着喝下,即守候在病室外。实际上是被衙役们覊押着,等候发落。好在次日不到中午的时间,李大人起床了,能走动了!他立即命令升堂!还赶紧召来县衙所有吏役及附近士民人等,倾听高迁宣讲述如何去取高家池塘之水,治疗流疾瘟疫。接着,县衙又广张告示。于是,“通邑闻之,欣然适。”不久,祁邑一县之疫疾,得以歼灭。
  受惠的县民,纷纷要求县衙,表彰高迁。那位县邑李公,自己早有此意。于是,他精心制作了一块大匾,亲书“高迁凿塘,黎庶沾光。宜尔子孙,兰桂齐芳”十六个金字,组织了一个浩浩荡荡万民送匾活动。
  从此,高家受到了祁邑之人无上的尊敬和爱戴。更为有趣的是,高迁的善举,不仅使他本人不数年间得授进士,擢知县,定居澧州。而他的三个儿子高桂芳、高文龙、高文凤,也在明洪武一十八至二十一年(1385——1388)的四年中,连连得中三举人一进士(高桂芳二十一年中进士),在兰城传为佳话,澧州志世代列传。到高迁公晚年,长子高桂芳一人,就给他添了六个孙儿,从此形成了澧州高氏“丰、鼎、泰、颐、升、常”的“老六房”。子子孙孙,支繁房兴,真应了那位祁邑县君李公“宜尔子孙,兰桂腾芳”的题匾之言。
  开湖南私家撰修方志先河的高尚志。据《湖南地方志提要》一文介绍,湖南的方志学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发现:古澧州的志书中,有一部澧州二修志,名为《澧纪》。为明万历年间澧州人高尚志撰,高坚续撰。“是纪撰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以前,四十年付梓问世,记事止于三十八年。正文分九门六十一目,共八册,近二十万字。阴私人所修。卷首列王在晋序,卷末有澧州书肆詹国桢刻书牌记,载本书撰刻经过甚详,各卷均题:‘澧高尚志撰,高坚续,龚之伊定,高远编,高博订’,别具一格。首列经纶,顺次为登绩、徵献、述制、览胜、方外、录异、杂记。经编记全州古今大事和历朝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登绩分类记载一州三县职官;徵献分乡贤、耆旧、进士、武举、封阴、杂科等十八类,详记澧州古今人物生平略历;述制纪夷道,记澧州至溪州(今永顺、龙山、桑植、大庸)‘峒蛮’道路,是为县际公路之源;览胜纪类目繁多,记所属一州三县各卫所名山胜迹,九澧秀水,兰浦风光,甚为详备,为研究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的地理历史提供了宝贵史料。《澧纪》体例类目,颇具特色,且刻印精良,字大如钱,粗黑醒目,纸墨上乘,至今三百七十余年(作者计算至1985年左右——笔者注),宛如新印,为明刻楚湘诸志上品,开湖南私家撰修方志先河。传世仅一,藏上海图书馆。有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
  近查1928年的《澧州高氏三修族谱》,发现这位高尚志,乃澧州高氏始祖高迁公的第九代孙、高鹏的亲侄子、高鹤之子,正宗的四代书香门第所出,祖居澧澹乡,传说其早年曾一度徙居湖北石首,后回归澧城。1982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浙江省海盐县摩崖石刻群中,其山顶巨石南侧的垂直石壁上,有“清修壮节”四个楷体大字,又有“嘉靖壬子(1552)春石首高尚志题”的字款。字迹清晰而深邃,显露出一种苍劲隽永的风骨。疑即是为高尚志与明代海宁籍进士许相卿相交相游的一个遗迹。
  救庇危难,赙仪恩师的高巘。高巘字云山。是澧州清康熙戊子(1708)科第八名举人。三百余年来,他以救庇危难、赙仪恩师的义举,受到澧州人,特别是其师族后裔的世代传颂。
  高巘,曾师从李礴农的先祖九峨公学。这位九峨公,曾经是明末进士,北方人。清初“宦游南来,司铎澧阳”。高巘“出其门,师生之情独深。”约九峨公90高龄时,三大天灾人祸骤至李家:首先是火灾,烧得个书香门第片瓦不全,特别是李家在津市的数十间铺房和位于铁家嘴的数百亩家山田地的契据均成灰烬;紧接着,原来随九峨公南来的七个仆人中,除一个叫李玉芝的外,余下的总管、账房等人,皆乘火打劫,盗卖了李家的全部房地田产后逃之夭夭,造成了李家一贫如洗;再接着,年迈的九峨公及其遭受重击的儿、孙三代人,忧愤中先后身亡,只留下李氏四传的年幼李鸣凤少主和李玉芝老仆,主仆二人无以为葬,只得把“棺骸停集津市”,“坐镇守棺”。后来,高巘公云游归来,知此情形,立即慷慨解囊,不仅厚赐赙仪,而且在兰江驿附近选定先师的坟茔之地,“舡送归窆”,同时又为李氏的少主老仆在坟茔旁购置一座“包家园”,供其守陵和生计。得到高巘公救庇后的李氏孤儿,从此安定下来,并逐渐重振家业,艰苦复兴,到清末民初,“支派繁衍,不下千百户”,形成了族兴人望的局面。
  1928年,正设馆教塾的九峨公后裔传人李礴农,听说澧州高氏续修族谱,一定要为高巘公立一传。他认为,“磅族目前”的兴盛繁荣,若“不得公的维持,不及此”,“屡阅家乘,读先祖林公纪略……辄流连不置。”但高巘公的义举,又“不得仅以脱骖赙馆人之事例也,公对于峨公,视端木氏对于孔圣筑室反场,不更有加乎?”
  李礴农此是以典喻事,把高巘的行为视作春秋时代的端木赐,即孔子72贤人中最忠贞坚定的弟子子贡之德。史传子贡与孔子的师生感情十分深厚。孔子在列国流浪时子贡作为富家子弟始终伴随左右,而且一伴就是十几年。孔子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返回故土鲁国后,子贡一方面将自己做生意获得的资金拿来做安置孔子整理《诗经》、编撰《春秋》、教书育人的费用;一方面又以勇敢和传奇般的救亡外交,受孔子之托,代孔子出使五国,收到“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奇效,实施了孔子的思想,也为保证孔子最终业绩的完成,做了一件让后世惊叹不已的纵横大事。而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又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坚持守墓6年。这种对老师的尊重与忠诚,是急功近利的现代人不可理解与想象的。李礴农认为,非如此评价高巘对于九峨公的义举,不足以表达李氏家族“至恋恋高孝廉”的情感。于是就有了《高孝廉公传》。这为高氏留下了一分先祖美德之传。
清代还有桃沅的高陛,临淄知县;
  沅江高谦,曾为左宗棠幕僚,同治33年,补阜阳县丞。
  现代的湖南高氏人中,有新化高霁,是民国时期的少将。
  桃江的高毅,大革命时期为中共益阳县委领导人;其弟高梓升为总工程师;其侄高敏为郑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桃江高希舜,生于1895年,故于1982年。1915年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是毛泽东的好友。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
  桃源高润芝,曾任首都钢铁公司总工程师;
  浏阳焦溪乡高升村高家信为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教授。
  安乡高家旺,武汉大学教授,其女高洁,中央电视台播音员。高守双,长江大学教授;其侄高家其,1995年以后曾任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经理兼制药公司经理、公司总经理。2003年10月以后担任湖南九芝堂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其子高木,留学美国。高勇,湖南统计局局长。
澧县高永远,又名高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某团团政委,后定居天津。高德荣南京军区某师师长。杨家坊高云安,2005年底,任广州武警某部团长,2008年初任广州武警部队师参谋长。曾荣获“十大标兵教练员”称号。高永涛,研究生学历,是广州南方证券公司总经理。其子高翔,硕士生,留学英国。                    高家培,研究生学位,注册会计师,是三湘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审计部总经理。湖南瑞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德高明顺、高雪亭是中国2004年、2006年组团去日本讨回1942年日军侵华细菌战公道的成员。
  石门县高祖树,生于1925年。1949年毕业于湖南革大。1952年入党。曾任大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湘西自治州民贸局副局长、湘西自治州商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等职。1987年休息后,享受副司级待遇。1949年底,他在湘西永顺专区银行工作,一次土匪号称“万人围城”,要抢劫银行,他参与了用吊炮赶土匪的战斗,自己的鞋边也被土匪的冷枪子弹打坏了。
  当前湖南高姓的代表人物有:
  湖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锦屏。高锦屏,女,1938年11月出生。先后入武汉城建学院建筑机械系、湖南大学土木系学习。1964年8月到湖南省第六建筑公司工作,先后任技术员、机械施工处技术组长。1980年1月任省建六公司三处副主任。1982年11月任省建六公司副经理。1983年4月任省城乡建设环保厅副厅长。1984年任省建委副主任。1988年任省建委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1月当选湖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解放军抗洪英雄高建成。高建成1965年10月出生于湘阴县南湖镇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9月湘阴县四中毕业,被选入空军飞行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空军某高炮团。历任排长、助理工程师、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被授予上尉军衔,是人民军队新时期军事政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名优秀基层干部。在14年军旅生涯中,先后3次受到部队嘉奖6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7月27日,他所在的空军某高炮团奉命奔赴湖北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干堤抢险护堤任务。出发之前,他在写给老母亲的信中说:“妈,我马上就要带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了,现在家里置了新房,等我抗洪胜利同部队后,便利用休假的机会接您老人家来住,让您老人家和我们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他率领战士们立即投入嘉鱼县邱家湾抗洪抢险战斗。他不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8月1日晚,他率部转战牌洲湾参加抢险战斗。急行军中,长江大堤突然决口,连队突遭洪水袭击,四五米高的巨浪扑面而来。在紧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沉着镇定,迅速组织抢救遇险群众和官兵。救生器材不够,他立即脱下救生农硬塞给新战十赵文源穿上。被迫弃车转移时,他坚持最后一个离开。在与洪水搏斗的两个多小时里,他连续不断地进行现场鼓动,高喊:“有党员和干部在,我们一定能够冲出去!”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8月1日夜里21时以后。洪水越来越大。他和连长决定,把两颗树留给几位体弱的战士,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他们自己。他用尽力气将正在水中挣扎的新战士刘楠推到一棵大树边,自己却被一个巨浪卷走,壮烈牺牲。
  1998年8月12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命令,授予他。“抗洪英雄”的荣誉称号。1999年8月1日,烈士所在部队和当地人民群众在武汉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隆重地举行了抗洪英雄高建成骨灰安放仪式,以志永远纪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高德原。高德原石门县新关茅坪高家湾人。生于公元1934年3月23日。1961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在第十局和政治部做公安保卫业务政治工作23年。多次参加国庆典礼、远洋船队、开放港口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其间,在中共中央专案审查组政工组工作两年。
  1984年9月,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曾任公安政治工作学系,公安管理学系副主任,主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公安部高级职称评委。人民警察警衔二级警监,享受省、部级津贴。兼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安管理研究分会常委理事,中国保安协会高级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警察学会会员,黑龙江、河南、安徽、云南、广西等警察院校兼职教授。
  他主持召开过全国一至六届的公安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公安管理学术研究会。1991年10月,他还前往塞埔路斯参加第十三届国际高级警官专门化讲习班。1997年3月,他带团前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考察警察、保安工作。
  他主编、副主编和参著撰稿的专著、教材、工具书20余部。结合公安实践和教学需要撰写文章50余篇。著述中,有12项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3项获省、部级奖,多项获校级奖。
  大器成而鸿业兴的高云安。澧县码头铺镇葫芦凸居委会人。生于公元1961年4月。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现任湖南运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湖南省第十届、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南省劳动模范,省优秀青年企业家。
  他先后经历了教师、国家公务员、国企负责人和自我创业的职业历程。他拥有厚德载物的品格与精神,宏韬伟略的胆识与睿智,诚实守信的作风与为人,在商海中屡建奇功。他的产业涉及贸易、房地产、酒店、汽车销售、包装印刷和机械制造等六大行业,在香港、上海、长沙等地拥有十家子公司,员工两千余人,资产规模数十亿元。公司以强大的经济实力跻身湖南民营企业百强前列。每年为国家缴纳税金数千万元。此外,他还多次捐助公益事业,被人们誉为“爱心大使”。其创立的“运达喜来登教师奖”在全国首开民营企业奖励乡村教师之先河,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运达之道》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创立、经营、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澧州高氏先祖在澧阳城的三大遗址
  • 历史沧桑说高姓--当今高姓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概述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高家QQ群
    姓氏渊源
    追本渊源 姓氏情结
    迁徙分布 古今支系
    姓氏族谱
    家支世系 辈分排行
    一统族谱 族谱大全
    高氏文化
    高氏文字 风俗习惯
    墓志颂文 高氏语言
    高氏婚姻 氏族节日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本站顾问:QQ365079724 645019659 站长:QQ153750601 手机:013952237076
    版权所有 2005-2008 高氏家谱网(GSJP.NET) 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WW.GSJ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11575194(满) (2):25216848(满) (3):27261498(满)
    QQ群(4):29809373(满) (5):29808828
    苏ICP备06039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