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早期的迁徙
(世界高姓宗亲首届联谊大会演讲稿)
高路加
十年前,我在广泛收集原始史料和在全国范围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写出第一部系统阐述高姓发展史的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1997)。现在,我很高兴在拙著问世十周年之际,根据该书的资料,集中概述高姓早期的迁徙情况。 高姓主要有五大源头。曾创建历史上被承认的五个王朝(或政权)。 1、黄帝系。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高”字,正是宫殿、高楼的象形,其引申义则是“高大”、“高贵”、“高尚”、“崇高”。 上古时期,职业往往是世袭的,故尔“高”也是高元所属氏族的徽号、名称,后来就成为“姓”。 可见高元乃是以职业得姓。黄帝还有两个重孙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然而此三位先贤后嗣情况不明,至少有一部分溶入出自炎帝系的高姓群体。
2、炎帝系。高姓主支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高姓主体渤海高氏。
春秋齐国还有另一支高氏。齐桓公之孙、齐惠公之子姜祈(字子高),其孙姜强(字子良),“以王父字为氏”,故名高强。高强在和田氏斗争中失利,外迁鲁国,后裔不明。 3、东夷系。炎黄时代,今山东一带的东夷,其中一支“高夷”辗转北迁,一部分形成东北兄弟民族高句丽,其王族也以高为氏。高句丽国是第一个高姓王朝。为唐高宗所灭后,部分遗民北上和粟末靺鞨人联合建立渤海王国,源于高句丽的高氏为地位仅次于王族大氏的渤海国贵族。渤海国高氏和出自炎帝系的渤海郡高氏无关,但高句丽国和渤海国灭亡后,其国高氏大部分逐渐溶入汉族高氏。
4、北狄系。鲜卑拓跋部吸收北方各部建立大联盟,并在黄河流域建立北魏王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年把内迁的鲜卑拓跋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拓跋联盟的是娄氏和羽真氏。(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但今河南范围从汉至宋均有汉族高氏迁入聚居。隋唐后逐渐融为一体。
5、改姓。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个别其他姓氏(包含高字头复姓)人士以及少数民族成员由于赐姓、避祸、简化等种种原因改为高姓,后裔溶入渤海高氏。
宋本《广韵》记载着古代高氏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其起源,除河南高氏外,均和渤海高氏的迁徙有关。河南高氏也全部溶入渤海高氏。晋至唐,高姓名人几乎全部出自渤海高氏及其分支,今天保存的各地汉族高氏族谱和民间传说也几乎全部自认出自渤海高氏。所以可说“天下高氏出渤海”。
高姓历史上的迁徙,多和历史上的重大变故密切相关,例如:田氏代齐、永嘉之乱、南北对峙、武氏乱唐、黄巢之祸、宋室南渡、明初大槐树移民、从应天府西征、江西填湖广、清代湖广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过台湾、下南洋等等。
一、春秋时期的迁徙
春秋时期齐国高氏曾因政争失利而5次外迁,此后多国出现高氏的活动。
公元前574年(鲁成公十七年)秋,齐大夫庆克和齐灵公夫人声孟子私通,被大夫鲍牵看见,报告上卿国武子。后来,孟子向灵公诬告鲍牵和高无咎。灵公下令处鲍牵刖刑(砍断脚),驱逐高无咎。高无咎只得投奔莒国。他的儿子高弱据守家族封地卢邑进行反抗。这是高氏历史上第一次遭难和外迁。
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9月,齐大夫、高傒玄孙高厚之孙(一说为子)高止(字子容)被公孙虿(即惠公之孙子尾)、公孙鼋(即惠公之孙子雅)驱赶出国,投奔北燕(在晋国北方)。这是高氏第二次外迁。
由于高傒这一支高氏遭此大难,高止之子高竖以高氏封地卢城(今山东长清西南)为根据地进行反抗。高竖声明:“只要保全高氏的后代,就把卢城归还公室。”齐国因追念高氏始祖敬仲(即高傒)贤德,立其曾孙(一说为玄孙)高酀继承子爵勋位。十一月,高竖果然交出卢城投奔晋国,居于帛城。这是高氏第三次外迁。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出自齐惠公之后的栾子旗(子雅之子)、高子良(子尾之子)遭到陈桓子和鲍文子(名国)的突然袭击。栾施(子旗)、高强(子良)投奔鲁国。于是陈氏和鲍氏瓜分了栾氏和高氏的家产。这是高氏第四次外迁。
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齐景公病故,上卿高张、国夏受先君之命扶立荼继位。六月,陈乞和鲍牧(鲍国之孙)联合诸大夫率兵入宫。高张、国夏听说,起来救国君,结果在大路上战败。国夏投奔莒国,高张和晏圉、弦施投奔鲁国。这是高氏第五次外迁,也是继高强(子良)之后,高氏第二次迁往鲁国。
虽然高无丕也曾遭排斥投奔北燕,但后来又返回齐国。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高“止奔燕。十世孙量,为宋司城,后入楚。”高量的10世孙高洪,于东汉后期担任渤海郡(治今河北沧州)太守,定居于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后裔形成高姓主流渤海高氏。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郑、燕、宋、晋、鲁等国和南方的越国均有高姓人物,和齐国高氏的外迁有一定关系。
郑国高渠弥是春秋时期最早见于史籍的高氏人物,是郑国大夫。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52年)秋,高渠弥曾率郑国左右中三军之中军和周平王对阵。郑国高克为郑大夫,和郑文公不和。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高克逃到陈国避难。
宋国萧邑人高哀,被宋昭公任命为卿。高哀因见昭公多行不义,便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九月投奔鲁国。(以上见《左传》)
晋国高赫(一作共),为赵襄子家臣。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智伯率兵包围赵襄子所在的晋阳。解围后,在襄子重赏的五名功臣中,高赫居首位。襄子解释说:“当我国家将亡,身处忧患时,对我仍丝毫不失君臣之礼的,唯有高赫一人,所以首先重赏。”(见《吕氏春秋·义赏篇》)
春秋末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身通六艺的有72人,其中之一名叫高柴,字子羔,史称鲁国人,后在卫国任大夫。
高行子,战国时人。孔子弟子子夏向高行子传授诗书,高行子又传授给薛仓子,薛又传授给帛妙子,帛妙子的弟子就是向后人传授《毛诗》的大毛公。(见《经典释义·序录》)
高叟,战国时人,孟子的弟子。此二人不明国别。
越国高固,南海人。有说是齐国高傒之后的。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国灭越,高固因有才学而被楚威王(公元前339──公元前329在位)任命为相。当时楚国还盛行苗蛮的风习,高固按照华夏的礼仪来加以改革,促进了楚国的发展。 (见《百越先贤传》、《广东新语》)
燕国高渐离,战国末期人,著名侠士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一种打击乐器)。秦始皇命高渐离击筑。高渐离暗中把铅装进筑里面,突然向秦始皇砸过去,可惜没有砸中,被秦始皇处死。高渐离被后人作为爱国志士的典型代代传颂。(见《史记·刺客列传》)
二、汉晋时期的迁徙
作为后世高姓主源的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自从公元前404年(齐康公元年)田氏纂齐后,一度衰落下去,子孙多外迁鲁、燕等国,后又转徙卫、楚等地。除分别出自鲁、燕的高柴、高渐离之外,直至西汉末,再也没有涌现特别著名的人物。
从东汉开始,高姓又渐渐开始复苏,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迁居地显露出头角。尤其受西晋末“永嘉之乱”的影响,逐渐分散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一) 沉寂的西汉高姓
西汉时期,高姓著名人物虽然不多,但幽州涿郡(治今河北涿县)高氏人口众多,分为东高、西高二房,为当地豪强,连官府都畏惧三分。 (见《汉书·严延年传》) 幽州涿郡高氏可能是逃往燕国的齐国高氏的后裔。同为高傒之后的卢氏自西汉始,主要分布地也是范阳(今北京一带)。涿郡高氏当为唐代幽州高氏的源头之一。
西汉时期,最出名的高姓人物当推初期的高色和末期的高相。一武一文,前后辉映。开国将军高色,曾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项籍和陈希,受封祝阿侯,谥号“孝”。(见《汉书》卷16)和高色同时还有一员将领高起。(见《汉书》卷1)汉武帝时,又有一校尉高不识,曾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因功受封为宜冠侯。(见《汉书》卷17)
西汉末期,沛(今江苏沛县)人高相精于易学,专擅阴阳五行,能够预测灾害。高相自称师承丁将军。丁氏源于齐太公之子丁公姜汲。看来高相是齐国高氏后裔。高相传授给儿子高康。高相、高康父子所传的易学被叫做“高氏学”。(见《汉书·儒林传》)以此为契机,从东汉直至北魏,高姓鸿儒硕学接踵涌现。
(二)名儒辈出的东汉高姓
东汉时期,高姓在北方的山东、陕西、特别是河南已有较广泛的分布,但在南方,还只有四川和江浙有个别高姓人物出现。
东汉平原郡般(今山东德平东北)人高诩(字季回),世代皆以精通鲁人申公所传《诗》著称。曾祖父高嘉,曾向汉元帝(公元前48年──公元前38年在位)传授鲁诗,官至上谷太守。父高容,自幼得到祖父高嘉的真传,于哀帝(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平帝(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时期任光禄大夫。高诩受父荫任郎中,以恪重信义、情操高尚为人称道。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官居大司农,为官清廉公正。公元37年去世。
东汉初,汝南新息(今河南息县西南)人高获(字敬公),通晓天文,善长方术。少年时在京师求学,和后来成为光武帝的刘秀有交往。高获的老师、司徒欧阳歙被捕,将要处死,高获头戴铁冠,进宫见光武帝。光武帝不肯赦免,想留高获为官,但要求他改变个性。高获说,我的个性是父母给的,不能因皇上的要求而随便更改。高获后来迁往江南,于石城(在今安徽贵池西70里)去世。当地人立祠纪念。(见《后汉书·方术列传》)
东汉末期,吴郡(治今江苏苏州)无锡人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高彪(?─184),曾就读于太学,被推举为全郡孝廉第一名,任郎中之职,在东观殿参与校书工作,多次向汉灵帝献上极具文采的赋颂,并直言相谏。灵帝十分欣赏他的才识,提升为外黄令,并命在东观殿悬挂他的画像,用来作为后辈文士的榜样。高岱,字孔文,德行高洁,轻财贵义,30岁时,为避难迁往余姚(今属浙江)。割据江东的吴侯孙策听说高岱精通《左传》,想请他来详加讲解。高岱受到妒忌中伤,以致被孙策杀害。(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东汉时期,有两位著名的高姓隐士。一位是南阳叶(今河南叶县南)人高凤(字文通),耕读为业,勤于治学。有一次,妻子在院子里晒麦子,要高凤拿着竹杆赶鸡。下起了大雨,高凤只顾专心读书,麦子都被冲走了。后来,高凤成为一代名儒,在西唐山(在今叶县西南60里)教授门徒。由于声名远播,太守屡屡邀请他出山为官,高凤借口说自己是只懂方术的“巫家”,不宜为官,予以拒绝,隐居渔钓终身。(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另一位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高恢(字伯通,一作伯达),专攻老子之学,隐居于华阴山中,终身拒不为官。(见《后汉书·梁鸿传》)
河内山阳(治今河南焦作东)人高弘(字伯武),任琅邪相,勤于职守,自己背着书籍行装,徒步历游所辖地方,考察风俗民情。高弘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冬季寒冷,铺张老羊皮当坐垫;夏季炎热,就坐在木凳上,饮具就用桑木杯。他的妻子儿女从来不到官舍。(见《七家后汉书·谢承后汉书》)
无独有偶,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太守高吕,也是个饱学之士,白天审理政务,晚上研读经典。(同上)
东汉至三国期间,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东南)圉县(今河南杞县南)高氏世代为官,曹魏时还出了位历三公的高柔。这一家族最早见于史籍的是高固,因王莽篡汉后拒绝为官,被淮阳太守所杀。高固之子高慎,字孝甫,历任二县县令、东莱太守。高慎生三子:高式、高昌、高赐。高式极为孝顺,据说永初年间(公元107 ─113年),蝗虫为害,却独独不吃高式的麦子。高昌、高赐均曾历任刺史、郡守。高式之子高弘也被举为孝廉。高弘之子高靖为蜀郡都尉,其子即为高柔。高赐之子高躬为蜀郡太守,其内兄即为割据河北,称雄一时,曾统率十七路诸侯讨董卓的右将军袁绍。高躬之子高干,字元才,有远大的志向,文武全才。(见《三国志·魏书·高柔传》并注)兴平二年(公元193年),高干被舅父袁绍委任为并州刺史,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三月,高干投附曹操,仍任刺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著名的官渡之战中,袁绍被曹操击败,部将高览、张合在和曹洪作战时投降。此高览可能也和高干属同一家族。(以上见《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末,吕布有一督将名叫高顺,史称“清白有威严,每战必克”。(见《后汉书》105)但此人籍贯不明。
高柔,字文惠,父亲高靖任蜀郡都尉,自己留在陈留。高柔的堂叔高干是袁绍的外甥,邀请高柔去河北共事,高柔率族人前去。官居丞相的曹操消灭袁绍的势力后,任命高柔为菅(今山东章丘西北)长。高柔素有为官清正的名声,因而菅的几个贪脏枉法的官吏悄悄地离去。高柔宽厚地说:“他们并没有在我的任内犯有过失,可以回来复职。”那几个官吏很感动,都跑回来,改过自新,成为廉洁的好官。高干归降后,又占据并州反叛,曹操想借故杀害高柔,先任命为刺奸令史,掌管刑法。但高柔执法公允,断案及时,并无过失,晚上还常常加班,以至有时拿着文书睡着了。一天晚上,曹操微服出行,恰恰看见,很受感动,脱下自己的长袍给高柔盖上,悄悄离去,任命高柔为丞相仓曹属,主管仓谷事。魏文帝曹丕登基后,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执掌律令,封为关内侯,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高柔升任廷尉,全面负责司法事务,一直干了23年,才改任太常,掌管宗庙礼仪。高柔后来又接连担任司空、司徒,在诛杀大将军曹爽时,一度代掌大将军职权,被太傅司马懿比作西汉诛灭诸吕,复兴汉室的功臣周勃。后来先后被封为万岁乡侯、安国侯,改任太尉。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高柔去世,享寿90,谥为“元侯”,以孙高浑嗣爵。咸熙年间(公元264 ─265年),高元被改封为昌陆子。
高柔生三子,长子高巂为大将军掾;次子高诞为任、徐、雍三州刺史,太仆;三子高光,字宣茂,自幼深得家传,通晓刑法,后历任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于晋武帝时任黄沙御史,后任廷尉,元康年间(公元291 ─299年)任尚书,因参与征讨成都王司马颖有功,封延陵县公。惠帝在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进逼下,逃离京城洛阳,奔往长安,众官都逃散,唯有高光始终跟随护卫,被升为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惠帝回到洛阳,立了皇太弟,以高光为太傅,加光禄大夫。怀帝即位后又升为尚书令,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十一月去世后,追赠司空、侍中。高光之子高韬,字子远,为右卫将军。高光去世后,东海王司马越任太傅、录尚书事(宰相),独揽大权,高韬对国事感到担忧,司马越得知后,竟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诛杀。(《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陈留高柔家族世系
│式─弘─靖─柔─│巂─浑
高固─慎─│昌 │诞
│赐─躬─干 │光─韬
(三) 高姓主流──渤海高氏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其19世祖高止由齐国投奔燕国(都于今北京一带),10世祖高量为宋国(都今河南商丘南)司城,后宋国被楚国兼并,因而成为楚国人。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州)。高洪后裔十分兴旺,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此后,历经西晋、十六国、北魏、北齐、隋、唐,500年间,渤海蓚县高氏十分兴盛,帝王将相、名儒学者辈出,成为高姓最有声望的一支;这期间的高姓其他主要分支也是由渤海高氏分出。以至后世天下高氏一概以“渤海”为郡望。
汉晋渤海高氏世系
1世 25世
高傒……高洪─茂─瑞─褒─韦─承─延─纳─达─│约
│义 │展36世
│隐─庆—│敬
│汉 │泰
(四) 渤海高向广陵的扩展
三国至两晋,是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杨(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
高瑞的4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
高悝之子高崧,字茂琰,官至侍中(宰相)。后来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宰相。
然而南宋以后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字汝通、号琼台)。(见《晋陵高氏支谱》)
晋陵高氏世系
高洪─茂─瑞1世─ ……悝4世─│崧
│ ─耆─ ……子长─智周14世
(五)渤海高向幽州的迁徙
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发展成汉民族自形成以来第一次移民高潮。处于北部地区的汉族大姓因受到进入中原的“五胡”(匈奴、鲜卑等)的阻隔,距离长江又路途遥远,因而只能滞留原地或向北方逃避。这一时期,渤海高氏就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这是自春秋末期田氏篡齐高氏外迁燕鲁等地以来,又一次向北方的扩展。这次北徙的为首人物是高瞻和其叔父高隐。“永嘉之乱”发生后,高瞻和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见《晋书·高瞻传》)渔阳雍奴(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其5世孙高闾于北魏孝文帝时任中书监(宰相)。(见《北史·高闾传》)
(六)渤海高向辽东的开拓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后高瞻被慕容廆所俘,被委任为将军。高瞻因忧愤而死。(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高隐曾任晋玄菟(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为官,其子高育率500余户投归北魏孝文帝。高育子高玄定居蓚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见《魏书·高道悦传》)。隋相高颎先世出自渤海蓚县,至边关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颎曾祖高暠,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见《隋书·高颎传》)。
十六国之一后燕,鲜卑慕容氏所建,被高句丽人高云夺位,史称北燕。这是高姓第二王朝。
三、南北朝时期的迁徙
(一)燕魏高姓的崛起
渤海高氏,源于高傒25世孙、东汉渤海太守高洪。高洪的10世孙,即高傒的34世孙高隐迁居辽东,担任西晋玄菟太守,后三代均在后燕为官。这支高氏累代滞留北方,和鲜卑等民族密切接触,并和北方民族通婚,因而渐趋鲜卑化。高隐的孙辈高展、高敬、高泰三兄弟,除高敬一支外,后世均甚为显赫,尤其高泰一支,子孙将相辈出,甚至创建了北齐王朝,成就一代帝业,后裔形成渤海高氏主干。高泰于鲜卑族慕容部建立的后燕任吏部尚书,生三子:高韬、高湖、高恒。高湖的重孙高欢就是北齐神武皇帝。 (二)独特的河南高氏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中,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虽然今河南境内,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高克、高渠弥,卫国有高柴;东汉时有南阳叶人高凤,陈留高柔。但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拓跋联盟的是楼氏和羽真氏。然而后世河南一带高氏极为兴盛,尤其北宋时,高怀德、高琼二支高家将迁至都城汴京(今开封),后裔成为河南高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渤海高向东南西的扩散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萧山谱列为高义之子)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一时权倾朝野(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高顾、高抚家族累世居留高句丽,与当地人通婚,子孙有留在高句丽的,成为高句丽乃至今日朝鲜半岛高姓的一支。此外,高句丽王族高氏则是土著。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见《魏书·高聪传》)。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今陕西西安)。高郢4世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见《新唐书·高郢传》)。 (四)北齐高氏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向四方迁徙,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 首先,北魏及东魏时期涌现出北齐皇族所自出的高湖(高泰子)家族、一代名相高允(高湖侄)家族、猛将高昂(高展4世孙)家族,还有自高句丽回归的国舅高肇家族等豪门望族。随后,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湖孙)、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大丞相府设在晋阳(治今山西太原),这里成为高氏的又一个主要聚居地。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这是高姓第三王朝,也是渤海高所建第一个王朝。皇族高氏门风尚武,几乎人尽为将,尤其文宣帝高洋、安德王高延宗、兰陵武王高长恭,均为勇冠三军的盖世英雄。北齐亡后,皇族尽被北周俘虏西去,分布在西蜀一带,后来三十王几乎全遭屠杀,高欢孙辈幸存者仅3人:汝南王高彦理,因其女被纳入北周太子宫中而获免;高平王高仁英因清狂,安乐王高仁雅因“瘖疾”(哑巴)也获免(《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这是渤海高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遭到的又一次沉重打击。此后,渤海高的主流是高欢堂弟高岳一系。高岳为北齐一员大将,官至尚书左仆射、太保、清河王,其子高劢为北齐尚书右仆射、乐安王,后为北周仪同三司、隋洮州刺史。
四、隋唐时期的迁徙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熲,还有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先后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右仆射(宰相)。高士廉三代担任仆射一职,成为一时佳话。高士廉为高洪18世孙、高柴33世孙、高傒42世孙、姜尚50世孙。高士廉长子高履行为太宗女东阳公主驸马,袭爵为申国公(见《新唐书·高士廉传》)。然而好景不长,武则天当政时,大肆迫害太宗子孙和元老重臣。高士廉子孙也不能幸免,多被贬至边远地区,因而渤海高又一次因遭难散向各地,如蓟州(治今北京西南)、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卫州(治今河南汲县)、蕲州(治今湖北蕲春蕲州镇西北)、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巫州(治今四川巫山)、渝州(治今四川重庆)等地。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
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曾两度为相:太宗朝任中书令,高宗朝任侍中。高璩,高士廉8世孙,于懿宗朝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于德宗朝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智周,晋陵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于高宗朝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代高氏文武齐飞,涌现8员名将,其中5人封王。高开道,沧州(渤海郡治所)信阳人,隋末群雄之一,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适,渤海蓚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才兼文武,为唐代边塞诗人代表。高崇文,先世自渤海迁幽州(治今北京),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衔,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高崇文乡人、部下,历任右卫大将军、振武节度使、司徒,受封感义郡王。高瑀,渤海蓚人,历任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太子少傅、检校右仆射等职。高骈,高崇文之孙,历任淮南节度使、中书令、检校太尉等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衔,封渤海郡王。此外还有一位受封渤海郡王的高固,先后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剑南东川节度使的高仁厚。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没落。现存河北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
今存高氏族谱,能追溯到唐代的,以出自高士廉、高崇文之后的为多,因而均源于渤海高。前者后裔分布在东南一带,后者后裔散布在整个长江流域。有族谱把高崇文列为高士廉4世孙。
从现存民间族谱资料来看,唐代有3支高氏南迁今福建一带。
1、进入福建最早的一支高氏,始祖是唐朝前期自今江苏常熟迁至闽中(今福州一带)的高肇。高良器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始定居长乐龙门村。后裔分迁福州、福清、福安、宁德、古田、莆田、同安、广东潮州。
2、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淮南西路光州固始人、邑庠生高钢(字一清)为避黄巢起义的战乱,携带家眷迁入福唐郡(治今福州)怀安县凤冈,此地后得名“高宅洋”。后人迁居泉州安平,子孙散居于晋江永宁、霁江、南安埕边、同安高浦,以及龙下、高坪、诗山等地。元末,一支为避乱迁至安溪太平。高惠连为北宋进士,官至巡抚广南诸路御史大夫、兵部尚书。
3、唐末中原移民南迁福建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光州刺史王绪起义,率部属5千人自河南固始南下入闽,自称汀州刺史。王潮继任首领,号称将军。其部下高曦,家族迁莆田待贤里黄村。 高豸为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高豸曾孙高浇生三子:师孟、师曾、师孔。高师孟后裔居莆田凤谷里。师曾、师孔均于南宋时迁广东南雄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后南迁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广府民系高氏之祖。
综括上文所述,春秋齐国高氏为后世高姓的主源。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建北齐王朝。唐以后,渤海高氏解体,散向全国。
200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