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蓨城高氏渊源新考
甘肃蓨(条)城高氏支系来自何地,史料中尚无完整记载,目前只能以分布于各地的手抄家谱为线索,结合民间口头传说和查阅辞书,初步推断:
甘肃蓨城(青城)高姓始祖高殿侯,字可尊或克尊,公元1445年正月十二日吉时,生于山东登州府(今蓬莱市)渤海县(今滨州市)渊源村。明朝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始祖高殿侯,家留父母和兄长高殿公及五弟高殿男,携夫人晋氏(或金、敬氏,山东渤海人)、三弟殿伯、四弟殿子、妹妹,随第三代肃简王(朱元璋于洪武24年即公元1391年改封汉王十四子朱瑛(?——1419年卒)为肃庄王。共传9代肃王。今有兰州的十三陵——榆中县来紫堡平顶峰的明肃王墓群。2007年6月,明肃王墓群入选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山东经山西太平县兵站西征,来到甘肃巩昌(今陇西),传说住站8个月后,又到金城庙瘫子(兰州)。始祖殿侯官至第三代肃简王【成化四年(1468年)袭封,十五年(1479年)卒】府骑都尉(副将)。时任肃王府护府大将张继,是朱元璋派随肃王西征的降明元朝二品官指挥史、明朝任明督护史张思道的玄孙,他跟始祖是山东老乡,关系甚密。张继1496年退役后,被赐封开发蓨城河畔,时为大户张。始祖武艺高强,张多次动员他,去做武术教员,发展教育,开发蓨城。于是,始祖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第四代肃恭王【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袭封,嘉庆十五年(1536年)卒】时代退役,定居蓨城(今甘肃榆中县青城镇)。张把女儿许配给始祖长子大林为妻,大林后又继配黄氏。始祖思乡心切,曾回家探亲,省墓返梓。一说未归,终卒故里。又说归后母病,始祖是孝子,立刻带老二大海回家探母,不幸途经榆中县贡井乡高家渠子时病故,传说享年百岁,葬高家渠中连川,一说葬甘草店车道岭。大海留居守孝。三弟殿伯赴甘肃凉州(今武威)西红湾,沙场捐躯,肃王封为护旗大将军;四弟殿子赴甘肃甘州(今张掖),出征阵亡,肃王封为将军。母始祖晋氏,生于1447年9月6日未时,终于1540年3月11日酉时,享年93岁。母始祖,身壮有志高,和顺人事。众乡亲称“积善人家有余庆”。始祖殿侯生子三,老二曰大海,在高家渠子留居时,娶妻柴氏,生子二,扶忠、扶义,孙高师秀。后裔大多始居高家渠子(也称高家曲子、曲子湾),同治后有子孙散居靖远营防、东湾、曹岘、若笠等地;老三曰大木,在陇西时过嗣给姑母为子,生子扶仁,后去了河州(今临夏大河家);老大曰大林,居住蓨城大盖棱、教场一带,生子扶信,孙高镇、高镒、高锐称做中(大房镇)、西(二房镒)、东(三房锐)三铧(划)子,后裔绵延落藉在今榆中县青城镇、白银市水川镇、强湾乡等地,尤以青城城河村、水川大川渡村、白茨滩村、强湾聂窑村、川口村最为集中。后因人丁旺盛,地盘狭小而向周边发展,现今西北方向的王岘、武川、皋兰、兰州西固、临洮、景泰、永登、河西、新疆、青海、中卫、海原一带;东南边的榆中、靖远、会宁、陕西等地的大多高姓后人均来自于蓨城。据二OO二年出版的《白银区志》、二OO一年出版的《榆中县志》、一九九九年出版《皋兰县志》、一九九六年出版的《景泰县志》记载推测,蓨城后裔人口在甘肃及周边诸省区大约5万人。
参考辞书和家谱:
1、据白银聂家窑高玉明家所藏谱牒记载:“始祖高殿候系山东渤海县圆圆村人,正月吉日,始祖殿候讳克尊遗言‘人道之枯’从陕西起身,随肃王征西,兄弟三人在营当军者,二弟营官之职,同家口随营住到陇西,住站八个月,妹子许配刘姓,贸易为本,因有女无子,将大兄小子大木过嗣姑母为子”。大木子扶仁后去河州(今临夏),次年春和起营,家口随军驻兰州庙滩子,越二年,殿侯心谓耕田而同妻商议,携大林、大海移居青城(条城)大斜角为农商而度日也。殿伯家眷随军营住凉州(今武威),出征而战死,肃王封为护旗大将军,殿子家眷随军营住甘州(今张掖),出征而阵亡,肃王封为将军。
2、据靖远北湾高耀堂家所藏谱牒记载:我祖殿侯生于明正统十年(1446年)正月十二日,前明中叶夫妇来甘任肃王府骑都尉。
3、据白银大川渡高维民家藏谱载:殿侯“于宏治六年因省墓返梓,后因有产业纠葛,迁延岁月,再未转甘,终卒故里,是可叹也”始祖母晋氏,享年九十四岁,在东子地立祖,生子大林、大海、大木。始祖讳克尊先世历居山东省沧州府渤海县,夫妇自前明中叶迁居陇西二十余年,嘉靖初(1522年左右)至条城,住旧城西南隅。
4、据景泰红水高启安所编撰的红水石碣子家谱记载:明时,兄弟三人与老母敬氏(应为晋氏)随肃王到甘肃,仲名殿北,居于凉州,叔名殿子,居于甘州,兄名殿侯,居于条城。殿侯生三子,大林、大海、大木,大木居今会宁高家曲子,大海据传移居河州。
5、据一九九五年出版的《靖远县志》载:靖远高姓渊源:居地石门川,原籍山东渤海,明初兄弟三人随肃王戌边,其中一个初迁固原杨郎庄,明万历时承学戌边卒,子迁戌哈思堡,旋在石门川报垦入居,传至耀阳为十二世,吊吊坡、张家庄、东川有支裔,另一个讳殿候,征西至条城,后徙靖远城,中宁、中卫、海原、皋兰、榆中、会宁、白银有支裔。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第1153页,登州:②唐如意元年置,治所在牟平县(今山东牟县)神龙三年移治蓬莱县(今山东蓬莱县),天宝元年改为东牟郡,乾元元年复为登州。明洪武九年升为登州府。③唐武德四年置,治所在文登县(今山东文登市),旋废。
7、《中国地名大辞典》刘召任著,文海出版社印行,第678页,登:(州名)唐析莱州置,属河南道,治蓬莱(或为东牟郡)五代因之。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中书省般阳府路。明升登州府。清因之,俱治蓬莱,今废。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第1135页,渤海县:唐垂拱四年置,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天宝五年移治滨州市,明洪武初废入滨州。
9、《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中华博物编辑。渤海县:唐置,五代周於县治,滨州,明省县入州,即今山东滨县治。
10、山东高名建宗亲回帖:滨州简介滨州市位于北纬37°13′~37°36′,东经117°47′~118°09′。东邻东营市的利津县,西毗惠民、阳信县,北接沾化县,南界博兴县和淄博市的高青县。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面积为1040.06平方公里。公元956年置滨州,以滨渤海得名,领渤海、蒲台两县。1012年(宋大中祥符五年)省蒲台县入渤海县;1192年(金明昌三年)升渤海县的永利镇为利津县,同年复置蒲台县。1195年(金明昌六年)招安县改为沾化县。时滨州属山东东路,领渤海、蒲台、沾化县1264年(元中统五年)割蒲台县属般阳路。1265年(元至元二年)滨州改属济南路,领渤海、利津、沾化3县。1368年(明洪武元年)撤销渤海县将其属地直隶于滨州,滨州属济南府,兼领利津、沾化县。
11、行政区划网——中国历史行政区——明朝。
渤海所(慕田峪):今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
渤海所(黄花镇):今怀柔区渤海镇渤海所村。
洪武六(1373)年,莱州府降直隶州,登州升登州直隶州;同年置辽阳府来属。
洪武九(1376)年,莱州直隶州,登州直隶州分别升莱州府、登州府。
滨州:洪武元(1368)年省倚郭渤海县入州。
13.《兰州史话》邓明著2004.7.《甘肃文化出版社》
甘肃蓨城高氏16世孙 高志武 高忠诚 考证敬撰
2007年3月26日考证修订于西北师大
2009年6月26日再考修订于西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