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图库 | 登记 | FTP | 起名 | QQ | 论坛 | 
 · 姓氏渊源 · 姓氏族谱 · 高氏文化 · 研究会 · 名人传记 · 姓氏特征 · 高氏企业 · 大事记 · 论坛 

闽粤高姓源流述略

发布时间:2006/7/23 19:51:39 被阅览数: 12129 次 来源: 高路加
闽粤高姓源流述略
高路加
早在战国时期,南海越人高固( 一说出自姜齐上卿高傒之后) 因才能过人被楚威王任用为相。南朝时,有高州俚帅高法澄。北宋神宗时,又有忠州刺史、番禺人高居简。然而这三位先贤先世、后嗣情况均不明。
后世广东汉族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的主体均来自中原,只是由于南迁的时代、路线和接触的土著居民有异,因而形成方言、习俗、外貌各具特点的三支民系。三大民系中的高姓主干均由中原经福建迁入,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前期。
唐朝经过中期“安史之乱”,后期“黄巢起义”两次重大变故后,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中原望族纷纷南迁避难,其中一部分进入福建。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光启元年( 公元8 8 5 年) ,光州刺史王绪起义,率部属5 千人自河南固始南下入闽。王绪入闽后攻陷汀、漳二州,自称汀州刺史。王绪对待百姓和部下均极为暴虐,激起公愤,被部将王潮擒杀。王潮继任首领,号称将军。乾宁三年( 公元8 9 6 年) , 唐廷升福建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节度使。王潮于次年病亡,其弟王审知继任节度使,后被加封为琅邪郡王。公元9 0 9 年,后梁封王审知为闽王,“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
在王潮率领的义军中,有位名叫高曦的将军。高曦生3 子: 高钦、高旰、高晴。高钦任广东肇庆府司法参军,后居福建长乐。高旰任漳州府知录,居蒲县。高晴任荆州府尹史,居福州府侯官。高钦生二子: 高全、高愈。高全迁泉州府同安。 高愈长子高铜历任广东雷州府遂溪县尹、大理寺少卿、中书门下验证诸房事,生三子 : 高坦、高憬、高侃。高坦任太常寺丞,其子高一才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高憬任永春县丞。高侃于宋皇元年( 公元1 0 4 9 年) 中进士。高憬长子高广任太常寺协律,迁居漳州龙溪,生二子: 高麟、高豸。高麟率家族迁莆田待贤里黄村。 高豸为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高豸曾孙高浇生三子: 师孟、师曾、师孔。 高师孟后裔居莆田凤谷里。师曾、师孔均于南宋时迁广东南雄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后南迁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广府民系高氏之祖。
早在唐僖宗中和元年( 公元8 8 1 年) ,淮南西路光州固始人、邑庠生高钢( 字一清) 为避黄巢起义的战乱,携带家眷迁入福唐郡( 治今福州) 怀安县凤冈,此地后得名“高宅洋”。高钢于后梁开平年间( 公元9 0 7 ─9 1 1 年) 被闽王王审知( 王潮之弟) 授予从政郎之职。高钢生于唐会昌四年( 公元8 4 4 年) ,卒于后晋天福元年( 公元9 3 6 年) ,享寿9 3 。高钢5 世孙高 ( 字德调) 于后周显德年间( 公元9 5 4 ─9 6 0 年) 殉节泉州,赐葬晋江,后人迁居泉州安平,子孙散居于晋江永宁、霁江、南安埕边、同安高浦,以及龙下、高坪、诗山等地。元末,一支为避乱迁至安溪太平。高 之孙高惠连为北宋进士,官至巡抚广南诸路御史大夫、兵部尚书,生于开宝六年( 公元9 7 3 年) ,卒于熙宁元年( 公元1 0 6 8 年) ,享寿9 6 。安平谱中载有高惠连撰于宋庆历二年( 公元1 0 4 2 年) 的《尚书公自叙迁闽事始》。高钢后裔人才济济,仅宋代就有进士5 8 名,故南宋状元、龙图阁学士、泉州人王十朋说: “高家一门,胜于泉南一郡。”
从现有资料来看,进入福建最早的一支高氏,始祖是唐朝前期自今江苏常熟迁至闽中( 今福州一带) 的高肇。据长乐《龙门高氏族谱》记载,高肇远祖为孔子学生、春秋卫国高柴。2 世祖高钦,传2 0 余世至高,于东汉时由卫迁吴( 今苏州一带) ,生子高佳春。传至唐代,由高肇始迁闽中。高肇之子高阁生二子,次子高良材居东渡上黄。长子高良器则于唐贞元十八年( 8 0 2 年) 始定居长乐龙门村。后裔分迁福州、福清、福安、宁德、古田、莆田、同安、广东潮州,及美、加、印尼、新加坡、缅、日、德、葡、台、港、澳等地。长乐本支高氏十分兴旺,历史上出过进士1 9 名,其中1 2 名属龙门一村。宋代还有5 人“应特奏名”。宋末忠臣、 亩村人高应松即出自本支。当代具副高以上职称的有6 5 人,另有1 0 人正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至宋代,福建高姓渐趋繁盛,除前述遍布全省的高钢后裔和闽北高肇后裔外,南部主要分为两支,后来分别形成闽南──潮汕和客家两系高氏。
闽南漳浦高氏 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颁行“青苗法”,山阴(治今浙江绍兴) 有高姓叔侄二人因欠官租,于熙宁二年( 公元1 0 6 9 年) 由山阴避居福建, 侄居福清,后裔传衍于闽东一带。叔居漳浦九都( 今杜浔镇) ,成为闽南和粤东潮汕地区高氏主干开基祖。据陆丰《高氏族谱·流源》,叔名高耀祖,其曾祖为高柴4 6 世孙、北宋名将、武烈王高琼,祖父为高继伦,父为高遵试。侄名高重光,其曾祖为继伦之弟继和,祖父为高遵训,父为高仰祖。漳浦高氏2 世名高拱,字时中, 生下一子高登。高登字彦先,号东溪,后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高登“博学行高”(朱熹语) ,因一贯和误国奸臣对立而遭秦桧迫害,被贬至广西容州,客死异乡。 高登生四子: 高扶、高持、高振、高拂。长子高扶原名高箕,字伯起,号立庵, 生于建炎三年( 公元1 1 2 9 年) ,卒于乾道九年( 公元1 1 7 3 年) ,享年4 5 ,曾从父贬居广西容州1 5 年,父死后护棺回乡。高扶4 世孙高一诚之后世居浦东, 一支分迁同安县竹坑,后转徙 都。次子高持原名高裘,字仲安,号述庵,也随父去容州,后与兄一同护棺回葬。高持4 世孙高一勤后裔迁居南靖县何岭、塔仔、西坑、官田。 三子高振原名高庭,字叔昌,号静斋,4 世孙高一举迁居龙邑( 今龙海) 公卿山。 四子高拂原名高桴,字季士,曾和岳飞之女岳娥订亲。岳飞遇害后,岳娥抱银瓶投井自杀,后被称为“银瓶小姐”,高拂则出家成为真人。南宋末,漳浦高氏向外流散,后人传衍于闽南、潮汕一带。宋朝时,漳浦县城南一里处即建有东溪祠,后屡废屡修。1 9 8 8 年夏,福建龙海、南靖、漳州、漳浦等地东溪裔孙,捐资修复了东溪祠第三进,被定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高氏以宋代福州宁德人高颐为共祖。也有先世出自唐末高钢( 据揭西高少明先生提供) 、南宋高斯得( 据梅县《程江高氏族谱》) 二说。高颐字元龄, 庆元进士,饱读诗书,有弟子数千,曾任永州东安知县,著作有《鸡窗丛览》、《诗传集解》。《安平高氏族谱》载有高钢裔孙、庆元二年进士高 ,未知是否即高颐之讹。高颐之子高伯埙字汝谐,学问根底很深,为人诚实守信,专攻关洛之学,曾集关洛学者的学说撰成《传心直指》一书。据《齐昌高氏族谱》中撰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 公元1 6 8 4 年) 的《高姓源流序》,高颐之孙高旷曾随一代宗师朱熹讲学于武夷精舍,后定居于邵武。《闽志》记载说,邵武人高潭行为端正,曾以义责盗贼,盗贼听后都改恶从善。这个高潭,就是高旷之子。高潭生三子。长子高嶷徙居漳州,次子高嵬,三子高岐。高嵬为进士,仍居邵武,生三子: 文昭、文辉、文章。 高文辉因金元兵乱,迁居宁化千家围石壁村,生一子十郎。江西、福建客家高氏族谱均以高文辉为太始祖。高十郎于元朝元贞二年( 公元1 2 9 6 年) 迁居上杭胜运里曹田乡,生三子: 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一郎名叫高成,号士立,由上杭迁至漳州南靖县和美乡,后中进士,历任马平县知县、南京吏部主事、江西左江道转广州分巡驻潮州兵备参议。江西兴国谱称后移居广东潮州揭阳县黄寨石坑。高成生三子: 千一郎( 德富) 、千二郎( 德寿) 、千三郎( 伟盛) 。千一郎由南靖县和美乡迁宁化县大田里丰正村,生三子: 必英、必勤、必善。必勤留居漳州。百二郎后裔至今世居曹田乡( 建国后改名蓝溪村,现仍有高屋、曹田、厚里三小村) 。百三郎迁居上杭茶地乡高屋、黄潭,子千八郎,孙元二郎。元二郎生三子: 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 念三郎和夫人邓氏生四子: 仲一、仲二、仲三、仲四。后裔至今仍居茶地乡高屋,已传22 代。 百二郎后裔有高鹏,明洪武八年( 公元1 3 7 5 年) 进士,任浙江归安知县。
广东广府高氏主干的祖先就是南宋时由福建迁至粤北南雄府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的高师曾、高师孔兄弟。花都《杨村高氏族谱》称师孔生于南雄,说明其父高浇已迁来广东。高师曾任大理寺评事,后被贬为南雄府保昌县县丞,生四子: 维峤、维华、维岳、维峦;高师孔任大理寺都事,生一子维贤( 名念七) 。维字派兄弟于南宋后期大约不迟于宝年间( 公元1 2 5 3 ─1 2 5 8 年) ,从珠玑巷南迁,维峤迁居新会城内,维华迁居广州城内,维岳迁居新会旧南门,维峦也迁居广州城内,维贤随父师孔迁居南海西边窑( 今盐步西瑶) 。维峤长子高康号听潮,迁居新会沙堆乡那伏村。维岳生一子高添,高添生震英,居香山( 今中山) 。震英生四子,长子玄生;次子梁生居香山县小榄都大榄村,后裔分枝顺德大良;三子洪生居香山县龙眼都奇坑村 ( 今歧亨) ,后裔分枝大石头村( 今大石兜) ;四子忠生居龙眼都豪兔村(今豪吐) ,忠生次子道绩分迁马滘霞村。维峦迁居广州城内,生三子: 明达、静渊、善台。 长子明达号石台,为明洪武解元,迁居顺德石洲,后裔分枝陈村、石湾、石龙。维贤之子少四因和指挥下围棋殴斗,为避祸,父子同迁上番禺慕德里司杨村(今花都市杨荷乡) ,现在此聚居的高氏子孙多达7千人,为全国所罕见。此外,福建莆田方面,维贤的从兄弟维岑迁居粤西电白,再从兄弟高展迁居福建安溪,高舒迁居顺德;维贤的族叔高铎、族兄渐夫迁居粤西遂溪,族叔师道任潮州知府。杨村高氏子孙又于明代分迁从化、清远等地。师道的8 世孙高橙为明嘉靖进士,任广州知府( 《莆田县志》有载) 。师道的6 世孙高迁于嘉靖十九年( 公元1 5 4 0 年) 到广州修族谱。珠江三角洲一带高氏3 6 房曾于清康熙三十年( 公元1 6 9 1 年) 在广州共建“高氏先贤家庙”,在今广州市中山五路小马站2 8 ─9 号。3 6 房是: 杨村、礼村、那伏、马滘 、冲霞、 甘竹、大 、大岗、圆岗、白石、隔沙、平洲、石陈、官涌、洞溪、纪岗、金钗、蒙清、石头、中山、吉湄、莘村、塘步、岑溪、佛山、东莞、莲湖、棠夏、继善、棠溪、直庄、高边、凤山,又礼村( 清公) 、礼村( 俊公) 、圆岗( 广仁公) 。
南海市还有二支高氏。一支先祖于南宋时自浙江鄞县迁入珠玑巷,有二兄弟元德、大德经三水县迁居南海小塘洞田,大德又迁往官窑大岗;元德后人中有迁居大沥高边的。另一支始祖高巨庵(名大任,字宏犹) 为郡廪生,于明代由珠玑巷至南海任儒学学正,定居和顺逢涌高边,其子高才信、高才智为避“狼兵”,迁至高村白石院。6 世高帝成由千总升为守备饶平制使,后见今花都白石(原属南海) “白石参天,嵯峨耸翠”,风水甚佳,就从高村接父亲高明谦、叔父高明让迁居白石(今属花都赤坭镇) ,7 世高汝富又迁回逢涌高边,后人可能又分迁邻近的鹤峰高边。广府高氏各支均有不少族人侨居海外,以港澳最多,其次为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去台湾的也不少。

客家高氏以宋代福州宁德人高颐为共祖。也有先世出自唐末高钢( 据揭西高少明先生提供)

我就是揭西的,我家谱里面也有高钢

百三郎迁居上杭茶地乡高屋、黄潭,子千八郎,孙元二郎。元二郎生三子: 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

念三郎。!!终于找到!我是第20代

肇庆市四会、广宁、怀集及韶关分布的一支高氏也是来自南雄珠玑巷。先迁至四会仓岗( 今仍有渤海巷) 。后分迁广宁黄坪泮里。始迁祖高旭登生三子: 孚、显、 白。高孚( 禽劳公) 迁黄盆,后分支到荷木、南亍、排沙、上林。高显迁怀集,后分支县内之梁村、甘洒、百色、桥头。高白迁横山镇高村,支派有横山镇之大布良、渤塘、旺马坑( 属南村) 、荔洞口、罗锅村之车塘围,五和镇金鸡村之寺岗寨、宾岗、兴源村之白洲良、旧屋坑,宾亨镇之罗汶水头寨、云溪村之罗林洞,古水镇、蟠溪黄马头。迁往韶关的属高白之子孔赞公支派。( 见高华: 《广宁高姓源流管见》,《广宁文史》第六辑)
今湛江地区高氏主要分南北二支。南支操雷州话( 属闽南方言) ,分布在海康、徐闻、遂溪及越南北部。始祖高联登字圣君,原籍江西临江府清江县业儒村,于明代来雷州任职,后留居于今雷州高山村。有的手抄谱中也提到祖先曾经过福建莆田和广东嘉应。北支操白话( 属广府方言) ,分布在廉江县东、南部。远祖高翰,为“宋平章”,南渡后定居于福建晋江安海,号称“温陵世家”。其后有高世裔于元末参加朱元璋义军,于明初洪武二十一年( 1 3 8 8 年) 来雷阳卫后千户所任职。其子高愈又于正统五年( 1 4 4 0 年) 调驻石城( 今廉江) ,成为廉江高氏开基祖。自高愈7 世孙高式贤始定居磨砺村( 今毛黎村) ,该村人高魁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 6 0 1 年) 中进士。高愈后裔除分居廉江各村外,还有迁居海南崖州、徐闻海安、遂溪牛马羊村、广西合浦的。1 8 世高恒升则移居台湾。
潮汕高氏均源于浙江,主要有二支。一支先祖为高琼6 世孙、南宋温州节度使高世则,其后有4 兄弟华峰、华岩、华山、华岳自福建漳州徙居潮州澄海县( 今属汕头市) 华窖乡,祠堂堂号为“渤海堂”,子孙繁衍于澄海、潮安、饶平、海丰及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另一支先祖为北宋末福建漳州漳浦人高登( 号东溪) 。高登长子高扶,高扶长子高礼,高礼之子高觉明( 字南平) 曾任湖南岳州府澧州安乡县尹,退职后自漳浦迁棉阳( 今潮阳) 创业,子孙主要聚居在和平镇下寨,堂号为“孝思堂”。族人大量移居港台新马泰等地。相传宋丞相文天祥在此驻军时曾亲题“未有和平先有高”。高登长子高扶之孙高一诚生2 子云浦、盖浦。云浦之子惠东迁居广东陆丰。盖浦生2 子惠楠、惠淑。惠淑长子添福后裔居广东潮州惠来华湖,次子添寿后裔分居惠来、陆丰和普宁林惠山( 堂号“怀德”) ,三子添圆后裔居福建南靖埔尾。
粤东客家高氏多为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高文辉之后。高文辉之孙高成(百一郎)原居福建南靖县和美乡,于元代由江西左江道转授广州分巡潮州兵备参议,后移居揭阳县黄寨石坑(今丰顺汤坑附近) 。高成长子千一郎从南靖县迁宁化县大田里丰正村,生三子必英、必勤、必善。其中必英迁广东大埔,必善迁广东兴宁刁坊铺。高成次子千二郎、三子千三郎均迁居梅县石扇。今梅州、河源二市及增城、博罗等地客家高氏多为必英、必善之后。丰顺汤坑和揭西泮坑客家高氏之祖念三郎为明初潮州府同知高正之4 世孙,至今传2 2 代。堂号“渤海”。高正原居曹田乡胜运里, 而高成( 百一郎) 之父十郎即由石壁村迁居曹田乡,生3 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二郎为邑庠生,生3 子百六郎、百七郎、千二郎。百七郎、千二郎后裔至今仍居曹田村,百六郎生于元至治二年( 公元1 3 2 3 年) ,终于明洪武十五年( 公元1 3 8 2 年) ,葬于胜运里龙舌头,后裔情况族谱中未载。而曹田乡胜运里高正生于元至正十一年( 公元1 3 5 1 年) ,终于明正统五年( 公元1 4 4 0 年) ,少百六郎2 8 岁,揭西高少明先生认为就是百六郎之子。百二郎的后裔分布于丰顺、揭西、惠来、陆丰、海丰、上杭、广西贺县、湖南浏阳等地。台湾高氏有二支分别迁自丰顺汤坑和揭西泮坑,这四支的前五代辈序“念百千万世”完全相同。粤东客家高氏迁往海外的甚多,主要分布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尤其在泰国,揭西高氏构成华人高姓主干。
注: 1 见广东花都《杨村高氏族谱》,明万历四十四年始修、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
2 见福建《安平高氏族谱》,宋庆历二年始修、清康熙三十九年续修。
3 见福建长乐《龙门高氏族谱》,清嘉庆十年修。
4 见福建漳浦《 都高氏家谱》。
5 、1 7 见广东梅县、兴宁《高氏族谱》。
6 、1 9 见广东兴宁《高氏族谱》,1 9 3 6 年修。
7 、2 0 据揭西高少明先生调查。
8 见广东花都《杨村高氏族谱》、新会《那伏高氏族谱》。
9 见《高厚余堂修缮先贤家庙筹备委员会章程》( 1 9 4 9 年2 月拟) , 潮阳高文豪先生提供。
1 0 据广东南海《洞田高氏族谱》及笔者所录各村父老传说。
1 1 见广东花都《白石高氏族谱》。
1 2 见广东雷州《高山高氏族谱》。
1 3 见广东廉江《古罗高氏族谱》。
1 4 见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
1 5 见广东潮阳《和平高氏族谱》。
1 6 见广东陆丰《高氏族谱》( 高少明先生提供) 。
1 8 见广东丰顺《石桥头高氏族谱》、揭西《高屋寨高氏族谱》。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江西萍乡萍北大源头高氏
  • 开沙高氏宗谱 耀南公支谱简介及世系情况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高家QQ群
    姓氏渊源
    追本渊源 姓氏情结
    迁徙分布 古今支系
    姓氏族谱
    家支世系 辈分排行
    一统族谱 族谱大全
    高氏文化
    高氏文字 风俗习惯
    墓志颂文 高氏语言
    高氏婚姻 氏族节日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本站顾问:QQ365079724 645019659 站长:QQ153750601 手机:013952237076
    版权所有 2005-2008 高氏家谱网(GSJP.NET) 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WW.GSJ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11575194(满) (2):25216848(满) (3):27261498(满)
    QQ群(4):29809373(满) (5):29808828
    苏ICP备06039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