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加:<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1997)第五章节选二
二 唐代高姓
有唐一代,高姓文臣武将比冀齐飞,仅宰相就出了五位,渤海高氏占其三,京兆高氏、晋陵高氏各一位。其实,京兆、晋陵二支高氏也都是渤海高氏的分支。
开国元勋 一代宰辅
唐太宗李世民时为相的高俭,是唐代高姓第一位名人。高俭,字士廉,渤海蓚人,为高洪18世孙、高柴34世孙、高傒42世孙、姜尚50世孙。高士廉生于北齐亡国的那一年,即承光元年(公元577年)。祖父为高欢堂弟、北齐清河王高岳,父为北齐乐安王、隋洮州刺史高劢。因北齐皇室高氏几遭北周诛尽,故后世渤海高氏以高劢一系最为兴盛。高士廉仪表堂堂,一表人才,自幼聪慧过人,读书一览成诵,长于占对,为人宽宏大量。士廉因出自北齐宗室,不愿和隋朝官吏交往,隐居于终南山下。在吏部侍郎高孝基极力劝说下,于仁寿年间(公元601 ─604年)得中文才甲科,大业年间(公元605 ─618年)补任治礼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亲征高丽,司徒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和武贲郎将杨玄纵趁机起兵谋反。失败后,兵部侍郎斛斯政因参与谋划,畏罪逃往高丽。高士廉因与他友善受到诛连,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北部)朱鸢县主簿。士廉因母亲年迈力衰,不能适应南方热带气侯,就把妻子鲜于氏留下侍奉,自已单身南行,担任交趾行军司马,协助太守丘和击退了钦州俚人的侵扰。此时隋朝已灭亡,由于路途遥远,消息还没能传到交趾。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高祖李渊遣使来交趾招降,高士廉代表丘和至长安上表归附。这时,太宗李世民正担任雍州牧(地方长官),就推荐士廉担任雍州治中。早在隋未亡时,士廉把寄养在家中,年方十三的外甥女长孙氏许配给李世民,加上士廉的才学声望,因而此时世民对士廉极为敬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太子李建成和其弟齐王李元吉因妒忌秦王李世民的军功和声望,阴谋加以毒害,同时,对秦王属下臣僚或加以利诱拉笼,或加以打击迫害,双方关系形同水火。世民妻长孙氏的兄长、比部侍郎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程知节、张公谨、侯君集等秦王臣属极力主张先发制人,诛杀太子和齐王。高士廉和后来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等都参与了策划。六月四日,长孙无忌率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九人随世民埋伏在玄武门旁,待建成和元吉到来时,一齐冲出,世民手刃建成,尉迟恭追上发箭射死元吉。建成、元吉的部将率兵来攻玄武门,程知节、秦叔宝则率秦王的部属来增援。高士廉也领兵打开牢门,武装起囚犯,一同赶到芳林门和世民等相呼应。此时,尉迟恭把建成和元吉的头拿来示众,二人的部属见大势已去,一哄而散。尉迟恭披甲提枪去宫中向正在划船的高祖李渊汇报事变的经过。三天后,高祖立世民为太子。这就是著名的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事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长孙无忌、高士廉分别被任命为左、右庶子。八月九日,高祖宣布退位,世民继承皇位,这就是唐太宗。长孙氏则成为文德皇后。十月,太宗对功臣大加封赏,高士廉和秦叔宝、程知节、宇文化及四人同为食七百户。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封士廉九百户,授侍中(宰相)之职,封义兴郡公。后受诛连出京任安州都督,不久改任贵州大都督府长史。士廉在川中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地迷信严重,以至父母病危,子女不能亲手服侍,只能把食物挑在棍子上,递给父母。士廉极力加以诱导,终于革除了这种陋俗。秦代李冰创建都江堰,使当地人民世代受益,但水边良田全被豪富之家占有。士廉采取措施,发动百姓在主渠道外增挖多种渠道,使更广大的民众受益。士廉还极力扶持文教,一时学校大兴。由于政绩甚佳,士廉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被召回京担任吏部尚书,进封为许国公。太上皇李渊去世后,士廉担任司空,负责修建陵墓,完工后被加授特进、上柱国之衔。
唐太宗为巩固李氏王朝,开始计划如何削弱自两晋以来一直位居高位,拥有强大社会基础的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世家望族集团,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所谓“四姓”──崔、卢、王、谢。这些世家大族为了保持其优越的社会地位,标榜自己的“纯正”炎黄血统,严格实行集团内部通婚,把以李唐皇室为代表,混有鲜卑、匈奴等异族血统的西部关陇集团排斥在外。于是,太宗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命高士廉领衔负责编纂当时显要家族谱系的汇集《氏族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百卷《贞观氏族志》编纂完成,书中把皇族和当代最高级官员的姓氏宗族列为第一等,高祖和太宗母系亲戚列为第二等,山东望族崔氏等列为第三等。从而降低了山东士族的地位,把当时的职位高低和社会地位统一了起来。太宗为表彰士廉的贡献,赏赐绢千段,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颁令封授14位会开国功臣世袭刺史之职,许国公高世廉也在其列,为申州刺史,改封申国公。另13位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孝恭、尉迟敬德、李责、段志玄、程知节、刘弘基、张亮。这年,改任尚书右仆射(仍为宰相)。至此,士廉自祖父高岳起,三代官居仆射高位,为时人所称颂。太宗巡幸东都洛阳,命太子监国,以士廉为少师,辅佐太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衔。士廉请求卸任,被批准解除尚书右仆射一职,但仍以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身份掌宰相职权。十七年二月,太宗命在凌烟阁陈列24位功臣的画像,其中又有高士廉。其余23人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尉迟敬德、肖禹、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责、秦叔宝。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时,仍命太子驻定州(治今河北定县)监国,以士廉为太傅,辅佐掌管朝政。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高士廉病逝于长安崇仁里私宅,享年72。士廉患病期间,太宗两度亲临高府探视,共同回忆生平往事,以至太宗泪流满面。士廉亡后,太宗要亲去吊丧,司空房玄龄认为太宗龙体欠安,正在服药治疗,不宜亲往,苦苦劝阻。太宗说:“我不只是为君臣之礼,还有故旧情深、姻戚义重,你不要再多讲了。”坚持在数百骑士护卫下,由兴安门出宫,行至延喜门,侍中长孙无忌跪拜在马前,说亡舅高士廉曾有遗言,要劝阻太宗亲来吊唁。太宗仍不听,长孙无忌嚎陶痛哭,跪伏不起,太宗才转回宫中,仍面向南哭泣,下诏赠授士廉司徒、并州都督之职,谥号“文献”,准予陪葬昭陵(太宗为自己预设的陵园)。出殡之日,灵柩经过横桥时,太宗又登上宫城西北楼痛哭目送。二十三年,太宗逝世,太子李治即位,也就是高宗,追赠士廉为太尉,和房玄龄、屈突通同附祀于太宗庙堂。太宗生前曾对长孙无忌等近臣下给予中肯的评价。对于高士廉,太宗评价说:“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
高士廉生有六子:履行、至(一作质)行、纯行、真(一作贞)行、审行、慎行。其中履行、真行、审行较有名。履行以孝闻名,为太宗女东阳公主驸马,袭爵为申国公。高宗文徽元年(公元650年)任户部尚书、检校太子詹事、太常卿。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和其父一样,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也有很好的政绩。因表兄长孙无忌遭皇后武则天党徒许敬宗诬陷而受株连,降为洪州(治今江西南昌)都督,又转任永州(治今湖南零陵)刺史,死于任上。真行官至左卫将军。调露年间(公元679 ─680年),武则天亲信、正谏大夫明崇俨被人刺杀,武后怀疑高宗之子章怀太子李贤为幕后指使人,将其废为庶人,流放到巴州,后来还指使左金吾将军丘神责逼李贤自杀。因此事株连被贬官的有十几人,高真行之子高岐也在其列,真行也被贬为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刺史。审行曾任户部侍郎,后贬为渝州(治今四川重庆)刺史。真行五世孙高重,字文明,历任侍讲学士、国子祭酒、鄂岳观察使、太子宾客、检校户部尚书等职,去世后追赠太子少保。(见《旧唐书·高俭传》、《新唐书·高士廉传》、《旧唐书·三宗诸子》)
高士廉的八世孙高璩,字莹之,在懿宗时(公元860 ─874年)也曾出任宰相。高璩的祖父高集为太原少尹、御史中丞,是高重的堂兄。高集生四子:允恭、少逸、元裕、允诚。其中少逸历任侍御史、谏议大夫、侍讲学士、检校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一说为工部尚书)等职。元裕字景圭,本名允中,为进士,历任侍御史、翰林侍讲学士、御史中丞、京兆尹、刑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受封渤海郡公,后被召回京任吏部尚书,于途中去世,享年76,被赠授尚书右仆射之职。高元裕在升任中丞时,文宗为接替侍讲的人选一事犯愁,高元裕推荐次兄高少逸继任。兄弟相继任职禁宫,为时人所羡慕。上述高璩就是高元裕之子。高璩也是进士出身,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剑南东川节度使、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去世后追赠司空。(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新旧《唐书》《高元裕传》。
高士廉家族世系(依《新唐书·宰相世系》)
41世
高劢─│士宁 │履行─│璇─│绍
│士廉─│质行 │ │术
│纯行 │瑾─│丕─ 烛
│ │迁─│子羽─│曙
│ │ │暄 │允恭
│ │嶠 │子平 │暖 │少逸
│真行─│峻─ 迥─│ 彪─│炅 │元裕─ 璩
│ │嵊 │ 熊 │集─│允诚─│锡望
│审行─│峄 │ 象─│重─│元经 │韦 │济50世
│ │崘 │德明 │殷─│汶
│ │嵘─惠恭 │光庭
│ │由庚
│慎行 │公衡─ 育
两朝为相 清明如镜
高士廉去世后,于太宗、高宗两朝为相的高季辅是高士廉的族弟。其七世祖、北魏黄门侍郎高展是士廉七世祖、北燕中书令高泰的长兄。高季辅名冯,父高衡为隋朝万年令。季辅自幼兼习文武,兄高元道为隋朝汲县令。唐武德初(公元518年),汲县有人造反,杀死元道,季辅率部属出战,擒杀仇人祭奠兄长,数千余众纷纷归附。季辅率众降附唐朝,受封为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贞观初(公元627年),升任监察御史,对不法官吏,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严加处置,又升任中书舍人。太宗屡屡召集亲近大臣,征求对朝政的见解。季辅呈上五条,主张任用廉洁宽厚之人为吏;爱惜民力,减轻徭役;约束公侯勋戚对百姓的盘剥;保障地方官吏的俸禄,使其安心为朝廷效力;皇族之间的交往要遵守上下遵卑的礼法。太宗深为赞赏,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提升季辅为太子右庶子,赐季辅钟乳一剂,说:“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用以表彰季辅屡进忠言,对朝廷的突出贡献。次年又加授银青光禄大夫衔,兼授吏部侍郎之职。季辅对大小官吏的功过都有公允恰当的评价,太宗特赐金背镜一面,意思是表彰季辅清明如镜。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季辅又升任中书令(宰相)、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被封为蓚县公。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加授光禄大夫、侍中(仍为宰相),兼太子少保。不久,季辅因病归家修养,高宗命其兄、虢州刺史高季通任宗正少卿,负责季辅的医疗。季辅享年58,去世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号“宪”。官府出动车仗护送灵柩回乡安葬。季辅之子高正业,官至中书舍人。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西台侍郎兼弘文馆学士上官仪遭皇后武则天党徒、中书右相许敬忠诬陷被杀,高正业也因与上官仪友善而受株连,被流放到岭南。(见新旧《唐书》《高季辅传》、《旧唐书·上官仪传》)
高季辅家族世系(依《新唐书·宰相世系》)
36世
高展─│谠─│祚 │和璧 │石安─志廉─ 正臣
│颐 │祐─│ 振─│ 表─ 衡─│元道
│仲仁─ ─豫44世
│季通
│季辅─正业
京兆高氏 渤海支裔
出自渤海高的唐代宰相还有高郢。高郢,字公楚,先世由渤海蓚县迁至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今陕西西安),称为“京兆高氏”。《萧山高氏家谱》把高郢列为高士廉5世孙高重下代。此和《新唐书·宰相世系》不合,应理解为辈分关系。暂附此供参考。据《新唐书·宰相世系》,高重应为高士廉6世孙,故高郢应为高士廉7世孙。按《新唐书》,高郢的四世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官至右拾遗。据说高郢9岁就熟读《春秋》,写得一手好文章。高郢的父亲担任好寺尉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叛朝廷,攻入京城长安,高伯祥被押上刑场,此时高郢才15岁,自己解开衣服,请求替父受刑,竟使叛军受到感动,释放父子二人。宝应初(公元762年)中进士。当时,代宗要为太后建造章敬寺,高郢上书阐述礼法,劝阻建庙,受到时人的称赞,被委任为咸阳尉。后来,先后担任唐中兴名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帐下书记官,邠宁节度使、靺鞨族人李怀光所部从事官、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李怀光反叛,高郢极力阻止,并对怀光之子李难说:“自天宝年间以来,起兵反叛的人,现在还有乘下的吗?国家兴亡自有天命,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如一意孤行,就是自绝于天,一定会被广大将士抛弃的。”李难被这一番话震慑住,竟至汗流夹背,无言以对。次年春,高郢和部将吕鸣、张延英策划投归朝廷,不料机密泄漏,吕张二将被怀光杀死。怀光还召集兵将,剑拔弩张,团团包围高郢,气势汹汹地问罪。高郢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以至包围的叛军兵卒都流下眼泪。李怀光羞愧难当,收兵而去。次年,怀光兵败自杀后,高郢的忠诚受到朝廷的表彰,先后委任为主客员外郎、刑部郎中、中书舍人,9年后升为礼部侍郎。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名无实,送礼求情之风盛行。高郢性情刚直,在掌管科举事务的三年中,铁面无私,秉公办事,严格凭考试选拔人才,抑止了科场的歪风邪气,被朝廷任命为太常卿。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德宗提升高郢为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两年后顺宗即位,高郢改任刑部尚书,不久出任华州刺史。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冬,宪宗召高郢回京,先后担任太常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不久,高郢因年高体衰,再三请求卸职,宪宗才准予以尚书右仆射(宰相)身份退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七月,高郢在安居中辞世,享年72,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贞”。高郢之子高定,小名董二,自幼聪明机警,官至京兆参军,精通“王氏易”,著有《易外传》二十二卷。(见新旧《唐书》《高郢传》)
高郢世系
高士廉42世……卿45世─质─伯祥─郢─定49世
晋陵智周 贵而知义
高宗时,还有一位出自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的宰相高智周。晋陵高氏始祖、吴丹杨(治今江苏南京)太守高瑞原居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在《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中列为东汉渤海太守高洪之孙,据此,晋陵高氏也是出自渤海高。高瑞四世孙高悝为西晋丹杨尹,徙居秣陵(今南京西南)。高悝之子高崧为东汉杨州主簿、侍中。其子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高耆十一世孙高子长为隋秘书学士,其子即高智周。(见《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高智周早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越王(杨州都督李贞)府参军、费县令,为官清廉,把所得俸禄和属下的县丞、县尉均分,政绩甚佳,当地百姓特为刻石赞颂。后升任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兰台大夫,还担任太子李弘的侍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请假回乡安葬去世的父母,因有感于皇室的倾轧、时局的动荡,对友人说:“知进不知退,取祸之道也。”于是以患病为由辞官。不久,奉召担任寿州刺史,为政宽厚,百姓均能安居乐业。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升任正谏大夫、兼检校礼部侍郎。仪凤初(公元676年),晋升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监修国史。不久改任御史大夫。屡次请求辞官,高宗加以挽留,授其右散骑常侍之职。智周仍请求退隐,获准。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十月于家乡去世,享年82,追赠越州都督。江苏宜兴市(旧属晋陵郡、常州府)葛墟村有高智周墓(见《宜兴县志》,清嘉庆二年刊本)。智周和义兴(今宜兴)人蒋子慎交谊甚厚。《旧唐书》称蒋子慎为智周的“乡人”,看来,高智周的故里实际上是在今宜兴。蒋子慎宦途不畅,只做到达安尉,其子蒋缯去拜见智周时,智周正位居宰相,但智周仍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位老朋友的儿子。蒋缯的后代世代为官,十分荣耀。(见新旧《唐书》《高智周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