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图库 | 登记 | FTP | 起名 | QQ | 论坛 | 
 · 姓氏渊源 · 姓氏族谱 · 高氏文化 · 研究会 · 名人传记 · 姓氏特征 · 高氏企业 · 大事记 · 论坛 

高路加书第五章节选一:高熲高劢高孝基

发布时间:2006/7/17 0:07:49 被阅览数: 2682 次 来源: 高路加

高路加:<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1997)第五章节选一

                      第五章 高姓群体的转折(隋唐)

    北齐亡后,高氏皇室直系子孙几被北周诛杀殆尽,旁支幸存的也有不少向四方逃散,渤海高氏受到有史以来一次最为沉重的打击,元气大伤。这也是高姓宗族第三次大规模扩散。隋朝时间短促,这一时期仅有的几个高姓将相均为北齐、北周旧臣。至唐代,渤海高氏的声威又有所抬头,自太宗朝宰相高士廉始,名将名相辈出。然而,好景不长,至武则天当政时,于垂拱年间(公元685─688年)大诛李唐宗室和元老勋臣,渤海高氏再次受到沉重打击,又向四方流徙,散向卫州(治今河南汲县)、河中(治今山西永济县)、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县)、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巫州(治今四川巫山)、渝州(治今四川重庆)等地(见《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序》)。此后渤海高氏世系多难以查考。自汉至唐,高氏衍分为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大支,称为“五望”(见《广韵》)。除河南高氏一部分出自北魏鲜卑族是娄氏外(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魏书·官氏志》),五望均源于渤海。由于渤海高氏如此兴旺,声威远播,即使有少量其他来源的高姓,也都自愿投向渤海高的旗帜下面。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后世南方许多高氏族谱都把世系上联高士廉。北宋以前,以上五支中,除渤海祖居外,以地处幽蓟一带的渔阳高氏最为兴旺。因为自春秋时期以来,高氏每遭劫难,习惯向幽蓟地区迁徙。渔阳郡治蓟州原属幽州范阳郡。五代以后,高姓名人的原籍不再称作“渤海蓚县”,而是以各自父祖或本人的出生地作为籍贯。保存至今,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古墓群,年代最晚的属唐朝,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现景县高姓村落虽多,但多创自明代,自古沿袭下来的已难以查访了。

                                 一 隋代高姓

                           文韬武略兼备  统一南北建功

    高熲,字昭玄,别名敏,自称渤海蓚人。祖先因在东北边塞为官,子孙流落在辽东(治今辽宁辽阳),至曾祖高曰高(上下),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从辽东投奔北魏,官至卫尉卿。祖父高孝安,担任兖州刺史。父亲高宾,原为东魏谏议大夫,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因受到陷害,由东魏投奔西魏,受到大司马独孤信的信用,收为幕僚,赐姓独孤氏。独孤信被杀后,家属流放蜀中。后来成为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的独孤氏是独孤信的女儿,常和高宾一家往来。高宾很有政治才干,处事果断,受封武阳县伯,历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襄州总管府司录。高熲成为隋朝宰相后,高宾被追赠礼部尚书、渤海公(《北史》作武阳公),谥号“简”。高熲自幼聪慧敏捷,善于词令。家宅院中有株柳树,高一百余尺,树冠好象张开的伞盖。左邻右舍的老人们都说:“这一家一定会出贵人。”高熲17岁那年,北周齐王杨宪任用为府中“记室”。武帝时,袭武阳县伯,担任内史上士,不久升为下大夫。公元576年,因参与灭北齐,升为开府。不久随越王杨盛平定了显州胡人的叛乱。杨坚掌握北周朝政,因向来知道高熲精明强干,文韬武略兼备,有意收为幕僚。高熲欣然同意,并说:“愿接受指挥,即使事业不成功,也不辞灭族之祸。”于是担任相府司录。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当尉迟迥在原北齐都城邺城起兵反对杨坚代刚继位的幼帝摄政,杨坚的各个亲信将领都借故推托不肯出征,高熲却自动请求领兵,数战数捷,攻占了邺城,标志着杨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而杨坚提升高熲为柱国、相府司马,改封义宁县公。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受禅成为隋高祖后,任命高熲为尚书左仆射(宰相),兼纳言,封渤海郡公,位居朝臣之首。高熲却坚持让相位给苏威。几天后,杨坚仍命高熲恢复相位,并加封左卫大将军。突厥屡屡侵扰边境,高熲奉命领军还击,还朝后,杨坚赏赐马百余匹、牛羊千决头。高熲还负责监督新都城的兴建。朝堂大殿旁有棵老槐树,高熲上朝,总是坐在树下。因这棵树突出在树行之外,管理当局打算砍去。杨坚不让砍,说要留给后人作为纪念,又升高熲为左领军大将军。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坚按高熲的谋划,以儿子晋王杨广(后为炀帝)为统帅,高熲为元帅长史,大举渡江灭陈。此役实际指挥,全靠高熲。灭陈后,杨广想纳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为妃,高熲劝阻说:“周武王灭殷后,诛杀寸王宠妃妲己。现平定陈国,不宜留下张丽华。”下令处斩。引起杨广的不满。班师回朝,高熲又升任上柱国、齐国公。当时屡有朝臣因忌妒高熲功高位尊而向杨坚进谗言,杨坚一概给以处罚,对高更加信任。高熲夫人贺拔氏(鲜卑血统)患病,杨坚不断派宦官前来探视,还亲到高府,赐钱百万、绢万匹、千里马一匹。杨坚曾和高熲、贺若弼谈起灭陈之役。高熲说:“贺若弼先献十条妙计,后在蒋山苦战击败陈军,我不过是一介文臣,怎敢和大将军比较功劳高低。”高熲的谦虚礼让受到广泛的赞扬。不久,杨坚把太子杨勇之女许配给高熲之子高表仁。突厥又来侵犯边境,高熲再次挂帅出征,得胜回朝。后来由于几件事,使杨坚对高熲的信任有所改变。一是杨坚打算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高熲则以“长幼有序”为由加以反对,因而引起独孤皇后的不满。二是高熲夫人去世后,独孤后要杨坚劝高熲再娶,高熲说年纪已老,退休后只想念经拜佛,无意再娶。不久,高熲的爱妾生一男孩,独孤后就对杨坚说:“这证明高熲欺骗皇上,以后还能再相信他吗?”三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杨坚打算征伐高句丽,高熲反对,但还是被委任为元帅长史,辅助汉王杨谅掌管军务,高熲因负重任,常常不顾汉王的反对,大胆秉公决断,但因气侯恶劣,疫病流行,无功而返,汉王竟对杨坚诬告说差点儿被高熲所杀。杨坚终于不再信任高熲了。当五位重臣替高熲申辨时,竟全被降职。高熲则被免职。不久,杨坚和独孤后在秦王杨俊府中设宴,高熲也在座,谈起往事,高熲感慨万分,伤心落泪,独孤后和在座宾客都忍不住流下眼泪。杨坚对高熲说:“不是我负你,是你自负啊。”又对宦官说:“我对高熲胜过儿子,虽有时不见,却好象就在眼前。自从他解除职务后,差不多完全忘记他了,好象根本不曾存在过。”后来,由于屡屡有人利用亍巷的流言蜚语向杨坚打小报告,引起杨坚震怒,把高熲削职为民。炀帝杨广即位后,起用高熲任太常卿。炀帝下令召集齐周时期遗留下来稆的乐器演奏家。高熲劝阻说:“如果把他们召集回来,恐怕引起人们荒废本业,把精力耗费在学习演奏乐器上。”炀帝当时生活奢侈,沉溺于声色犬马中,又大规模征调民夫修筑长城。这一切,都使高熲极为忧虑。炀帝对突厥启民可汗十分亲密,高熲也担心突厥太了解中原的虚实,危害国防,还对政纪松弛提出批评。炀帝得知后认为是给朝廷抹黑,于是下令杀死高熲,并把高熲的子孙全部流放到边远地区。高熲的长子高盛道为黄州刺史,被流放到柳城死去。次子高弘德,为晋王府记室,封应国公。三子高表仁,封渤海郡公,流放到蜀郡。高熲文才武略兼备,为隋朝统一全国立下大功,又举荐了大批栋梁之才,如宰相苏威、杨素,大将贺若弼、韩擒虎等,均成为一代名臣名将。高熲执政20年,在经济建设方面建树甚多,得到崇高的威望,故被害后,人们纷纷为其鸣冤。(见《隋书·高熲传》)

                                  高熲家族世系

                                          │盛道

                      高高─孝安─宾─熲─│弘德

                                          │表仁─叡─仲舒

    高劢,字敬德,渤海蓚人,北齐太尉、清河王高岳之子,七岁继承王位,后屡建战功,改封乐安王,历任领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右仆射等职。被北周俘获后,封为开府仪同三司。隋代,历任楚州、光州刺史、讨陈行军总管、上开府、洮州刺史等职。(详见第四章《高姓宗族的鼎盛》)

                            富机智幽默  有“知人之鉴”

    高构,字孝基,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把高孝基列入“河南高氏”(北魏时是娄氏改姓高氏)。高孝基性格幽默,智谋过人,有辨才,好读书。历任北齐河南王参军、徐州司马、兰陵、平原二郡太守。北齐亡后,北周武帝宇文泰任用为许州司马。隋高祖(文帝)杨坚登基后,高孝基改任冀州司马,后升任比部侍郎,又转到民部,素以断案准确著称,受到文帝的赏识,改任雍州司马,一年后又回京任吏部侍郎。后因事被免职。炀帝即位后,重新起用孝基担任吏部侍郎。当时在吏部任职的,多因不称职被免官,唯有孝基受到广泛的赞扬。尤其是受到吏部尚书牛弘的器重。孝基在吏部任职,负责选拔推荐官员。隋唐两代不少名臣最初都是由他举荐任职的,如唐太宗时的名相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等。所以人们称颂高孝基有“知人之鉴”。孝基因年老多病退职后,牛弘每当选用官员,都要先派人去征求孝基的意见。河东薛道基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但是写的文章都要先请孝基审阅批改后才定稿。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高孝基去世,享年72。(见《北史》、《隋书》《高构传》)

上两条同类新闻
  • 高路加书第四章节选五:北齐灭亡前后皇室诸王的抗争
  • 高路加书第四章节选四:高欢与北齐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高家QQ群
    姓氏渊源
    追本渊源 姓氏情结
    迁徙分布 古今支系
    姓氏族谱
    家支世系 辈分排行
    一统族谱 族谱大全
    高氏文化
    高氏文字 风俗习惯
    墓志颂文 高氏语言
    高氏婚姻 氏族节日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本站顾问:QQ365079724 645019659 站长:QQ153750601 手机:013952237076
    版权所有 2005-2008 高氏家谱网(GSJP.NET) 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WW.GSJ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11575194(满) (2):25216848(满) (3):27261498(满)
    QQ群(4):29809373(满) (5):29808828
    苏ICP备06039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