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加:《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第四章(1997)节选二
一代名相高允及其家族
高泰的长子高韬,自幼英气勃勃,为人爽朗,起初为北燕慕容垂太尉从事中郎,北魏灭北燕后,被任命为丞相参军,早年即去世。高韬生三子:高允、高推、高燮。
高韬长子高允,字伯恭,后成为北魏一代名相。高允少年时即风度异于常人,清河人、白马公崔玄伯(司徒崔浩之父)看其面相,大为惊叹,说:“高子一定会成为一代伟人,但恐怕我赶不上亲眼见到了。”十几岁时,祖父高泰去世,高允送灵柩回家乡渤海蓚县,把家产全部让给两个弟弟,自己出家为僧,法名法净,不久又还俗。高允酷爱治学,曾挑着衣箱,去千里外就学,因此精通经史和天文术数,尤其是《春秋公羊传》。神鹿三年(公元430年),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的舅父阳平王杜超任征南大将军,出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任命年过40的高允为从事中郎。杜超见已近春季而各州囚犯仍不能判决,就荐举高允和中郎吕熙等人分赴各州协助审理案情。吕熙等人都因贪污受贿而受到处分,唯有高允因清廉公平而得到奖励。此后高允回家执教,弟子多达一千余人。神鹿四年,高允被征召担任中书博士,又升为侍郎。高允后因在乐安王府任从事中郎和在乐平王帐下任参军时均建立功勋,因而受赐爵汶阳子,封为建武将军。后来高允任著作郎和司徒崔浩一同编撰本朝历史《国书》,当时崔浩组织一批方术专家研究制定历法。高允的独到见解使得众人赞叹不已。不久高允先后担任秦王拓跋翰和太子拓跋晃(后谥为景穆帝)的老师,又参与制定法律。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有一天,太武帝拓跋焘问高允:“政务繁琐,千头万绪,应首先抓哪一条?”高允考虑到当时北魏政权常常禁封良田,使得大片农田荒芜,京城内人口众多,但从事生产的少,粮食供应紧张,就回答说:“我自幼贫贱,只懂得种田。古人说 : 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如果国家和百姓都有存粮,即使遇到荒年,又有什么可怕呢?”拓跋焘十分赞成,马上下诏废除禁田令,全部分给农民耕种,对发展北魏的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起到重要作用。当时著作令史闵湛、郄标为人奸诈,善于逢迎谄媚,受到侍中(宰相)崔浩的信任。二人向拓跋焘报告说,崔浩所注的《诗经》、《论语》、《尚书》、《周易》,比前代学者所注更为精确,建议颁行天下,作为教材。崔浩也在拓跋焘面前极力称赞闵湛的文才。闵湛、郄标又建议把《国书》和所注五经刻成石碑,立在国都郊外。这样一来,《国书》中对满朝文武的功过褒贬就都公之于众了。高允听说,对著作郎宗钦说:“闵湛这样乱搞,恐怕要给崔家招来万世之祸,就是我们这帮人也都要大祸临头了。”不久,果然发生灾难,崔浩被捕下狱。时任监国的拓跋晃为解脱高允,带他进宫见拓跋焘,预先叮嘱高允一定要和他口径一致。拓跋晃对拓跋焘说:“高允曾在我宫中多年,向来行为谨慎,我很了解。后来虽和崔浩一同编撰《国书》,但他地位低微,一切由崔浩来决定,希望赦免他的死罪。”拓跋焘问高允:“《国书》是否都是崔浩编写的?”高允实事求是地说明了《国书》编写的分工情况,说:“《先帝记》和《今记》是我和崔浩合写的,但崔浩主要负责宏观上把握,担任总编,至于注疏部分工作,我做得比崔浩多。”拓跋焘听后大怒说:“如此说来,你比崔浩罪过还大,哪里还能有活路?”拓跋晃赶紧又辨护说:“高允是个低级官员,没见过金殿的威严阵势,所以糊涂了,我向来听人们都说是崔浩写的。”拓跋焘又问:“是不是这样?”但是老实到家的高允还是说:“我参与了写作,罪当灭族,现必死无疑,不敢乱说。太子是因为我曾多年为他讲解经书,所以为我说情。但是既然问我,我只能据实汇报,并不是说胡话。”拓跋焘听了这番话,十分感慨,对拓跋晃说:“真是诚实啊,面对死刑也不改变,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而且对皇上讲实话,确实是忠臣,我宁可放过一个有罪之人,就从宽处理吧。”结果高允被赦免,而崔浩和参与编写事务的128人都被诛灭五族,以至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崔浩母亲家族)、太原郭氏(崔浩妻子家族)和河东柳氏这四大名门望族都被满门抄斩,总共杀了二千多人。高允极力为崔浩等人求情,也不能挽回。宗钦临刑前叹道:“高允的预见这么准确,莫非是圣人吗?”高允还编写了关于如何观察天象,预测灾祸,以及如何避免防范的文章八篇献给拓跋焘,拓跋焘称赞高允才学不在崔浩之下。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后,高允也曾提出许多好的主张和建议。例如:给事中郭善明劝文成帝大兴土木,扩建宫室。高允极力劝阻,说:“现在的宫室已足够使用,如要扩建得更加富丽宏伟,应该逐渐增加。如果一次全部完成,需要夫役连家属共4万人,这样会荒废生产,增加国家负担,带来巨大损失。请慎重考虑。”被文成帝采纳。又如:当时民间婚娶丧葬都盛行繁杂的礼仪鼓乐,铺张浪费。高允建议从上到下改革风俗,主张皇族公卿以身作则,励行节约,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取得成果。高允的建议,多被文成帝采纳。高允也越来越受到文成帝的敬重,赞扬他虽是个不大的侍郎,却用笔来扶助君主治理国家。还说:“我有失误,一概当面指出,即使是我不爱听的,也照讲不误,这是真正的忠臣。”于是任命高允为中书令。这竟是高允27年来第一次得到提升。司徒陆丽上奏说:“高允虽受到重用,但仍然家境贫寒,生活困苦。”文成帝大吃一惊,说:“为什么不早说?现在见我重用他,才反映他的困难。”当天,文成帝就亲到高允家中视察,见只有几间草屋,衣服都是粗布缝制的,厨房中只有咸菜,高允的儿子还要自己去打柴。文成帝十分感叹,说:“古人所谓清贫,哪里能到这种程度。”于是赐给帛五百匹、粟千斛,封高允长子高忱为绥远将军、长乐太守。高允极力推辞不成才接受。文成帝更加敬重高允,从此不再直呼名字,而是称呼令公。以至“令公”名闻天下。后来高允一度兼任太常卿,受封梁城侯、左将军。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太原王拓跋乙浑专权,阴谋篡位。文明太后(北燕主冯弘的孙女)于天安元年(公元466年)二月设计诛杀乙浑,重用高允、高闾、贾秀等汉人官员治理政务。九月,高允建议设立郡学,并制定整套方案,设博士、助教等,开了我国古代郡国办学的先河。这一措施对提高北魏上层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乃至推进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都起了重大作用。高允以年老为由请求卸职,未获淮。皇兴年间(公元467 ─471年),高允兼任太常,代表朝廷去兖州祭拜孔庙。高允还辅佐已退位成为太上皇的拓跋弘出征北伐,获胜而归。拓跋弘退位时,接受高允的建议,传位给不足五岁的幼子拓跋宏(即孝文帝)。高允又升任中书监(宰相),加封散骑常侍。高允虽饱读经史,因政务繁忙,不能专心著述,但还是不时参与史书的编撰和修订。从文成帝到献文帝,国家军政文件多出自高允之手。晚年则推荐渔阳高闾取代自己。而高允则被加封咸阳公、镇东将军。不久又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征西将军、怀州刺史。由于高允提倡办学,致使社会文明昌盛。后来正光年间(公元520 ─525年),中散大夫、中书舍人常景为纪念高允,发动乡民在野王(治今河南沁阳)立祠树碑。还在太和二年(公元478年),高允再次以年老为由请求回乡,仍未获淮。最后因患病才得以回乡。然而这一年,以雄才大略、励行改革留芳史册的孝文帝元宏又派车接高允回朝,授予镇军大将军、中书监(宰相)之职。孝文帝还特许高允乘车上朝,免行跪拜礼。太和三年,高允又受命修订律法,。孝文帝下令乐部乐手10名每五天去为高允演奏一次,以供娱乐;还每月赏赐衣食珍宝,高允都分给故旧友人。当时朝廷重臣的亲属往往都位居高官,但高允的子侄却都没有官职。高允后来又改任尚书、散骑常侍,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加封光禄大夫、金章紫绶。朝廷每商议大事,都要向高允请教。北魏早期法纪严明,朝臣多受过惩罚,高允虽为五朝元老,在三省任职50年,竟未有过过失。自太平真君年间(公元440 ─451年)以来30多年,高允审理案件一向以公正著称。高允为人宽厚,十年四月,孝文帝命以御马车接高允去西郊,马忽然受惊奔跑,致使翻车,高允眉毛部位受了三处伤,孝文帝文明太后要严惩车夫,高允说小伤没什么妨碍,为车夫说情。又有一次,黄门官苏兴寿搀扶高允在雪地行走,遇到一只狗,受惊摔倒,苏兴寿害怕受罚,高允却和颜悦色地安慰他。苏兴寿说,在高允身边三年,从未见他发过脾气。高允对人徇徇善诱,诲人不倦;整天手不释卷,随时诵读阅览;爱好音乐,艺人演奏歌舞时,常常亲自击打节拍伴和;笃信佛道,反对杀生;性格纯朴,不善交际;珍视对故人的友谊,虽居于显赫地位,仍不忘贫贱之交。献文帝攻占青州、齐州(今山东一带)后,把当地家族迁徙到代都(今山西大同),其中有不少是高允的姻亲,高允尽力周济。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正月,一代伟人高允与世长辞,高寿98。在高允逝世前后,孝文帝给予大量赏赐,自北魏建国以来,无人受到过如此的礼遇。朝廷还追赠高允为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公爵旧衔一概保留,谥号“文”。高允著作有《左传公羊释》、《毛诗拾遗》、《议何郑膏肓事》共百余篇,还有算术著作三卷。今河北景县(即古渤海蓚县)西南的高氏墓群中,已确认其中最大的一座就是高允墓。高允生二子:高忱、高怀。
高允长子高忱,字士和,为绥远将军、长乐太守,为官宽厚。高忱之子高贵宾,袭爵,任州治中。高允次子高怀,字士仁,为任城王拓跋云郎中令、大将军从事中郎、中散,性格恬静,与世无争,任中散18年未提升,太和年间,被授予太尉、东阳王府谘议参军。高怀之子高绰,字僧裕,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沉静文雅而有度量,饱读经史,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任奉朝请、太尉法曹行参军,不久兼任尚书祠部郎,后任治书御史、洛阳令。高绰为官公正,不畏权贵,后历任国子博士、泾州刺史、尚书右丞、清河王元怿司马、太尉司马。后因参与平定盗贼有功升为汲郡太守,但坚持不受。后来御史中尉元匡诬告高绰和散骑常侍高聪等是被宗室王公谋杀的司徒、国舅高肇的党羽,受到责罚。后来又出任豫州刺史,为政清廉,锄强扶弱,受到百姓爱戴,又改任后将军、并州刺史。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得暴病去世,时年48。次年九月,追赠安东将军、冀州刺史,谥号“简”。高绰之子高炳,字仲彰,任太尉行参军,后升为征虏将军、开府掾,早年去世。
高允之弟高推,字仲让,小名檀越,曾以散骑常侍身份出使南朝刘宋,以能言善辨使南朝人士叹服。因病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去世。北魏朝廷追赠高推为辅国将军、临邑子,谥号“恭”。高推之弟高燮,字季和,小名淳于,有文才,屡次拒绝为官。高燮之孙高市宾,任奉朝请、京兆王元愉下属城局参军。后元愉谋反,市宾跑回京城洛阳,担任青州安南府司马,永熙年间(公元532 ─534年)任冠军将军、开府从事中郎。
高允从叔(堂叔)高济,字叔民,起初和高允同时任中书博士,又成为楚王的老师。太平真君年间(公元440 ─452年),以员外常侍、浮阳子身份出使刘宋,随后又被授予盱眙太守、游击将军之职,不久任沧水太守,67岁时去世,追赠镇远将军、冀州刺史,谥号“宣”。高济生三子:高矫、高遵、高次文。高矫袭父爵,其子高师再袭。高师字孝则,有学识,历任詹事丞、太子舍人、尚书主客郎。后改任通直散骑侍郎、从事正员郎。又升任光禄少卿,掌管泾州事务。去世后追赠龙骧将军、河州刺史。高师之子高和仁,字德舒,袭父爵,有父才,曾任员外散骑侍郎、殿中御史,后来被委任为济州参军。但拒绝接受。和仁弟德伟,于东魏武定末任东宫斋师。高矫之弟高遵,字世礼。高济去世后,高遵去代京投奔从祖兄(堂祖父之子)、中书令高允,担任乐浪王府侍郎。高遵因熟读经史,文笔不错,故晋升为中书侍郎,受封安昌子。高遵相貌端庄,嗓音宏亮。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后,凡祭拜宗庙,都以高遵为太祝令,负责司仪事务。高遵还和高闾等参与和孝文帝讨论律法改革事务。后任立忠将军、齐州刺史。高遵在地方为官期间,执法严酷,杀人甚多,引起普遍不满,被孝文帝赐死。高遵之子高元荣,也颇有文才,官至尚书左丞、西道行台,在高平镇巡察时,被造反民众所杀。高遵之弟高次文,虽无官爵,却拥有庞大家产。
高允的族兄高毗,字子翼,为人忠厚,官至从事中郎。高毗之孙高当,任尚书郎。后追赠乐陵太守,谥号“恭”。(见《魏书·高允传》、《北史·高允传》)
高允家族世系
36世
高泰─韬─│允─│ 忱─贵宾
│ │ 怀─ 绰─炳
│推
│燮─ ─市宾
济─│ 矫─ 师─│和仁
│ │德伟
│ 遵─元荣
│次文
毗─ ─ 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