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書院原名文甲書院,「文甲」是艋舺的雅稱。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以後,本書院出售,改為高氏族人的祖祠「有繼堂」,故後人多稱為高氏宗祠。 道光十六年(1836年),淡水同知婁雲到任,翌年,議定建立書院於草店尾(今貴陽街二段)祖師廟北畔。後來因為涉及訴訟案件,建築工程遲遲不能順利展開。延至道光二十三年,新任淡水同知曹謹,捐出自己的薪俸,繼續完成婁雲未竟之舉。書院建成後,名為「文甲書院」,並兼做大員巡臺時的行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視臺灣,途經艋舺時,題「學海書院」匾額,於是改稱為學海書院。當時淡水同知曹士桂並親任書院院長,一時文風鼎盛。 同治三年(1864年),大龍峒碩儒陳維英繼任院長,就同知王鏞撥款不足部份進行勸捐,以重修殘破的書院,是年十月興工,次年(1865年)閏五月完工。 日治時期,書院機能消失而歸官有,曾做為日語學校創立事務所,一度改為日本陸軍宿舍。明治四十一年公開標售,由艋舺吳永富得標,但因為風水不錯,經高姓族人商得吳氏轉售,並將第二進講堂改為高氏宗祠,名有繼堂。大正十年(1921年)再次重修,舉人高選鋒撰有楹聯:「職授尚書自昔蜚聲光北宋;位封侯爵於今建祧祀東瀛」,與當年陳維英所撰:「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海祭於後,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在意義上形成強烈對比。
高氏宗祠曾數次翻修,如光緒年間,舉人高選鋒宗親回台主持重修。許多匾額、對聯,皆為他所寫。外埕並有豎旗座一對,此為中舉人的榮耀。又如民國六十三年時,拓寬環河南路,改建了山門和前殿,書院原貌已不復見,而改為宗祠的形式。祠中分三進,供奉神明及歷代祖先,部份學舍則改供住宅。正殿懸匾多幅,中央「高郡渤海」一匾,按有「宋開國侯」匾,兩側樑間,右懸兵部尚書、廣南巡撫:左掛兵部侍郎、都察御係高氏源山東,東漢時,渤海太守高洪,居渤海蓨縣,子孫遂以「渤海」為高氏郡號。高氏祠堂正殿中央,史等匾,表示昔日高家富貴顥赫。
維護古蹟目的在於保存建物,用來彰顯其所代表的文化意義與價值,學海書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在書院功能消失之後,仍能盡力予以維護,對後代頗具教育意義,給後世留下歷史的見證。 附註:柱子+柱櫍的種類形式如下圓柱+圓櫍圓柱+八角形櫍方柱+方櫍方柱+圓櫍八角柱+八角櫍尚有其他搭配方式但較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