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高家陵簡介
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玉皇山,山勢奇麗秀美,俯視狀若北鬥七星,四周叢巒拱衛,列若羣臣來朝,聖水河前環流,宛若玉帶,相者雲其龍首也,主貴,名玉皇山,不虛也。
玉皇山前是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政府駐地乃漢禮經博士高堂生故裏,故有陵墓祠堂,舊縣令盧紘曽立碑記之,現殘碑猶存,陵墓祠堂“文革”毀廢。關於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玉皇山前高家陵,有史料記載3300餘年,陵區實物:禮祭壇、夏寶壇——今人口誤夏寶蛋,考證爲夏朝已約五仟年,玉皇山北玄武遠眺如龍椅端坐,俯視連綿羣山,狀若北鬥七星,含蓄威嚴聖水河南朱雀似玉帶自東向西清水如徐萬年流淌。雙龍池東青龍百畝水面碧波盪漾鱗光閃閃,多種神話自遠古至今口口相傳。南北公路西白虎行雲溜暢,貫通全景。華夏相學慨然粹集,實爲先祖:高陽、高辛、高傒、高柴、林放、屈原、高堂生、高堂隆天目炯臻,神靈鼎助,大成萬年風水寶地——高家陵。高堂生墓前五塊碑之一,四至碑記載,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以玉皇山為中心縱橫三仟六百平方華裏的“高家陵”,在以玉皇山為中心東西向大北嶺至兩縣,南北嚮北崮山掌平洼至老虎嶺,縱橫各60華裏,龍廷鎮村民80歲老人趙克儉介紹說:“在我為鎮建築隊技術員拆遷大墓以蓋電影院禮堂時,墓前共有碑五座,其中四至碑所記詳址‘高家陵’”。在我先祖高堂生墓正南方,聖水河畔,有一‘寶壇’,是夏朝古人祭祀用地‘夏寶壇’。現今土臺高約五米,面積約600餘平方米。歷經五仟年風雨剝蝕,山洪衝刷,依然順天承運,和諧自在。明確無誤,請看《高氏根源》。從玉皇山向東南十公里眺望,青雲山狀若筆架,山下仟畝水面恰如翰墨待揚。在兩山中八棵仟年古柏呈陰陽八卦圖栽植,根暴狀如龍爪,緊抓鬆散花崗岩石,樹冠形似飽蘸酣墨筆頭,玄汲天文參看2010年10月8日《齊魯晚報〈泰山版〉》。從八卦古柏向西北約六公裏花崗岩平地處,七星北鬥觀天象臺柱窩直徑五十公分,深六十公分呈七星北鬥狀分佈,至今留存。以玉皇山爲中心東向十多公裏爲高家堂;西向十多公裏爲崇本莊;此處寳地高家陵之千萬年來生息、繁衍、遷徙、流佈之總根源!祈天下有識之士 ,在當下物慾橫流,人心不古,世風西下之時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樑’。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爲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爲實現中國夢積極響應溫家寶總理:“中華五仟年傳統文化具有強大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五十年的政治而丟掉五仟年的文化之肺腑慨言。”發揚家族優秀傳統文化:禮儀廉恥,孝悌忠信,孝親、忠民、愛國之熱忱,心靜若水奮乎衝天!萬望族人同心協力、捐金撮土、鳩工庀材、善行功德、光前裕後、再傳萬世!
高堂生,於暴秦嬴政焚書浩劫之後,傳承《儀禮》十七篇,繼華夏儀禮文化於不失,功載史冊,當地百姓深敬之,尊呼高堂公,生年有考,誕辰猶記,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鄉民共祭,垂弔先賢,經劫不息,祈禮化大衆,樸淳民風。
禮,乃治國神器,育民之必需,築和諧,介文明,提民衆之品質,不可或缺。爲此,2008年春由高堂生後裔族人高元忠發起成立,經本人的倡議得到世界高姓宗親的大力支持並一直贊同,於2013年2月18日正式成立山東省新泰市泰山中華禮園與山東省新泰市泰山高堂生禮學研究院及山東省泰山高林氏祠堂籌建委員會。
山東省泰山高堂生禮學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高元忠電話: 13220617997
山東省泰山高堂生禮學研究院副院長兼副秘書長高堂敏峰電話: 15105382837
山東省泰山高堂生禮學研究院高堂敏峯
於2013年9月11日 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