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先祖之昭穆绪失矣,而世数之纪缘,何起遵淄川谱也?遵淄川谱者,何与淄川之高氏族同源也。何据与淄川高氏同源?大清康熙六年丁未,淄川高氏族人士归原籍,勒碑於蒙阴城西、北狗跑泉之东、北鹁鸽梁之后、了景台之前,其左券张本也。淄川高氏族谱也,我何以得而遵也。蒙阴历山后,高开承领受得也,历山后高氏族系与淄川高氏族同一本,而历山后高氏又系高家岭高氏,所自出其族茔,即在余村南老族茔之东南,有墓碑存焉。大清咸丰七年族间立谱碑世数之纪遵之,而勒款前人遵之,而后人乃至有何不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也。 谱纲者命名字母也。我高氏族谱纲二十字,清初已普及族间,高家岭历山后、淄川月庄皆钦遵。但不知何世族编制耳总修谱籍,所以综联族人也,别户分门,所以清晰支派也。高家岭我高氏族之失世纪也,不齐有自十二世以上失者,有自十三世以上失者,有自十五世以上失者,有自十七世以上失者,如是则分门之事不可少矣。虽欲不分不可得矣,爰据谱碑之所载者,及各支所存最早之神主札,按先认之名讳字义定为某门,非多事也不得不尔也。杜撰乎弗敢也。春秋传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抽像,而暗师其义也。 十八世徽元谨识
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戌冬十一月二十日巳卯书於明义堂 (高庆礼2009年元月4日发在《高氏家谱网》高忠诚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