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遵裕智败西夏
高家将战例之一
根据《宋熙宁年间诸事记事本未》卷五十四;记载。高遵裕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任榆林防卸史时,西夏王李元昊派大将梁乙埋领兵十万侵略宋边界榆林,绥德等地。当时高遵裕守城兵只有二万余人,敌众我寡。而梁乙埋部有三千铁鹞子精兵,很是难破,当时形势很是危险。敌兵是从西北沙漠地带而来,在石门河北岸驻兵,将榆林团团围往。当时高遵裕部将狄咏,韩处驻兵守在石门河南岸,高遵裕命令狄咏高挂免战牌不许出战,两军对持。高遵裕通过十多天的观察(包括地形,军事,天气等观察),心中有了破敌之计。高遵裕命韩处下战书给梁乙埋,约定三日后下午在榆林城下决战,不可失信。为了麻疲敌人,高遵裕命令狄咏,韩处撤走石门河南岸的部队,示敌以诚。又命令狄咏,包顺绕道渡河到石门河北岸埋伏,断敌后路,在决战的当日午时,高遵裕使部将钟谊,在石门河上游下毒,当时正是夏季,西夏兵远道而耒,久不得战,中午天气燥热,人马皆困渴,梁乙埋逐使诸军分饮石门河水。
遵裕觑知,遂出营击之。西夏军饮毒水,马不能负重,人不能张弓,大溃。诸军争相渡河,践踏而死者不可胜计。高遵裕部将钟谊又沿河放火船而下,焚烧敌军浮桥,狄咏,包顺又起伏兵袭击敌后,断其归路,敌兵尸体将石门河水睹塞。李元昊大将梁乙埋自夺李清兵权以后而大败于高遵裕,奔逃无门,羞愧欲自刎,为部将所阻,在部将的奋勇保护下,仓惶夺桥而逃。又遇狄咏,包顺的伏兵追杀,幸遇压运粮草的后军梁乙逋的救援才得以逃生。
此役,西夏死者万余,被俘者四万余人,得免者不足四万,所失马匹、骆驼、辎重,不可胜计。三千铁鹞子,兵不血刃,尽为所擒;梁乙埋的先锋将泼喜所带领的先锋军全军复灭,西夏自李元昊登基以来,从没有如此败绩。西夏王朝震动,从此宋夏仪合,西北再无战事。
逐后高遵裕筑平夏寨,灵平寨二城驻兵防守边关,因高遵裕是边关元帅,而且平西夏有功,保卫了榆林,绥德一带宋民的安全,当地老百姓对他很拥护,所以将高元帅所筑平夏,灵平二寨称为高家寨。宋朝灭亡后,元朝不在此驻兵,就毁了高家寨,到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在原来高家寨的下边修筑了驻兵的城堡,名叫高家堡。该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宋时叫石门河)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原为夯筑土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用砖包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三年(1768)两度重修,后多次修茸寨。高家堡是明,清两朝防止外族侵略驻兵的重要城堡。
心。华阴高建成习作,2009,10,20
|